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56亿元,同比+28.1%;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491.2%;实现扣非净利润1.34亿元,同比+1163.1%。

点评:

涡轮增压等节能减排产品订单充足,公司23H1营收同比增长。公司23H1实现收入19.56亿元,分业务来看:发动机热管理业务实现收入7.84亿元,同比+15.5%;发动机热管理节能减排部件业务实现收入9.76亿元,同比+36.0%;新能源汽车等部件实现收入1.37亿元,同比+94.8%。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且公司涡轮增压器壳体产品随混动汽车快速上量,带动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拆分单季度来看,23Q2公司营收10.1亿元,同比+41.3%,环比+6.8%;23Q2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74亿元,同比+385.0%,环比+8.8%。

芯片国产替代带动采购成本下降,23H1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3H1销售毛利率为21.23%,同比+4.57pct;销售净利率为7.09%,同比+5.70pct。单季度来看,23Q2毛利率为20.23%,同比+4.57pct,环比-2.07pct;净利率为7.17%,同比+5.32pct,环比+0.16pct。2023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回落,同时芯片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带动采购成本下降,毛利率同比提升。分业务来看,23H1公司发动机热管理业务毛利率为19.67%,同比+0.71pct;发动机热管理节能减排部件业务毛利率为23.41%,同比+9.92pct;新能源汽车等部件毛利率为14.02%,同比-7.03pct。

逐步拓展产品应用范围,持续开辟新成长曲线。公司产品结构从机械水泵逐步升级至电子水泵,未来以电子水泵系列和温控阀系列产品为主要发展方向,拓展电磁阀、热管理集成模块产品。同时在应用领域方面,公司逐步由车端拓展至充电桩液冷、5G基站、通信设备、服务器液冷、IDC液冷、人工智能液冷等新方向,持续开辟新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公司产品结构由传统机械水泵升级至电子水泵,后续有望形成集成模块供应能力,单车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同时应用场景从车端业务拓展至充电桩液冷、服务器液冷等新方向,持续开辟成长曲线,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我们预测公司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85亿元、3.51亿元、4.46亿元,同比增长238.7%、23.1%、27.1%,对应PE为22/18/14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