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3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5亿元,亏损收窄2亿元。

航空需求恢复带动客运收入恢复至19年86%

报告期内,公司运力投放看,ATK/ASK/货邮ATK分别同比+58%/+60%/+60%,运输量看,RTK/RPK/RFTK(货邮)分别同比+74%/+78%/-21%,客运恢复快于运力增长,旅客量达274万、同比+77%,客座率73%、同比增7个百分点。

报告期末在飞航线150条,同比增40条、较19年同期增2条,其中支线航线占比99%。受益于航空市场整体回暖,公司实现客运收入20.1亿元,同比+76%,恢复至19年86%(总营收恢复至19年89%)。

机队规模达67架,成本端承压

23H1公司营业总成本31.9亿元,同比+28%,较19年+28%,营业成本增长主要由于机队规模增长和汇兑损失。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机队规模67架,22/19年同期分别为59架、47架,机队规模较快增长致报告期内飞机和发动机计提折旧增加4.9亿元,租赁负债利息增加0.37亿元;由于报告期内人民币贬值,公司汇兑损失达1.5亿元。此外,信用减值损失达0.4亿元(主要为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多因素叠加拖累公司业绩、扭亏有限,未来回归盈利中枢有赖于机队产能转化摊薄成本。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71/90亿元(前值为62.6/87.3/11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4%/39%/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3.7/8.5亿元(前值为2.1/9.7/14.9亿元),EPS分别为0.80/0.29/0.66元/股。鉴于公司支线航空龙头地位稳固、未来有望受益于航空下沉市场崛起,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客流恢复不及预期、补贴政策不及预期、支线机场经营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