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瓊斯)中國人民銀行9月14日發佈消息,決定於2023年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爲7.4%。

專家認爲,此次降準處於經濟回升接力的關鍵時刻。中國人民銀行連續推出降息、優化房地產金融政策等措施後,於年內二度降準,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回升向好。近期,宏觀政策組合拳接連發力,市場預期明顯好轉,但經濟回升彈性仍有待增強,本次降準接力體現政策支持效應。

“降準有望進一步鞏固實體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專家稱,本次降准將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5000億元,通過“真金白銀”有效激勵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投入,預計宏觀指標將呈現更多積極變化,經濟穩步回升的可持續性進一步提升。

物價水平也有望溫和回升。專家判斷,隨着市場信心恢復以及政策傳導效應進一步顯現,經濟循環暢通程度提升,近期通脹已出現積極變化,8月CPI同比由負轉正,PPI同比降幅也連續2個月收斂。此次降準持續增強了金融支持擴大內需的後勁,有利於進一步發揮好金融資源的先期帶動作用,支持通脹指標持續溫和回升。

銀行體系流動性延續合理充裕 貨幣信貸有望平穩較快增長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多措並舉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在內外部多重挑戰下,穩好穩住了流動性總量。專家認爲,除了精準到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持續加量續作中期借貸便利(MLF)、推動落實再貸款工具外,本次中國人民銀行宣佈降準,是在“大招”疊出、信心回暖的黃金點位上順勢而爲,有效緩解流動性擾動影響,踐行了“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承諾。

發債、繳稅、考覈等短期擾動因素將得到有效平滑。專家表示,此次降準的具體時機把握精準,9月中旬流動性面臨地方債發行、稅期高峯、監管考覈等因素影響明顯加大。地方債發行已在提速,繼8月發行1.2萬億元后,9月還將發行超過1萬億元,金融機構認購繳款抽離大量流動性。每月15日前後也通常是繳稅高峯,流動性壓力會階段性增大。9月還是季末月份,流動性指標等監管考覈也會使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上升。多因素疊加後,市場短期資金供求變動加大,中國人民銀行在統籌權衡好中長期流動性供給的同時,選擇流動性需求最爲亟需的時點及時出招、呵護市場。

“貨幣信貸持續平穩較快增長依然可期。”專家表示,8月信貸增長超預期好轉,前8個月新增貸款再創新高,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不減。當前,信貸需求已現回穩態勢,此次降準提前做好年內佈局,爲金融機構提供中長期資金支持,繼續有效滿足金融機構加大對亟需領域資金投放的流動性需求,在穩住貨幣信貸總量的同時,穩住實體經濟需求,更好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

此前,已有不少市場分析認爲,中長期流動性出現短缺,採取降準等手段對沖近期流動性擾動因素是一種合適的選擇,此次降準並不出乎意料。

專家稱,降準步長仍爲0.25個百分點,不包括已經適用5%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釋放了超過5000億元的中長期流動性,總量適度——既能緩解短期流動性需求,又可在未來一段時期,持續補充信貸增長、現金投放、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補繳等中長期流動性需求,體現了中國人民銀行精準適度爲銀行“補血”,精心呵護市場流動性的積極信號。

降準後,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保持基本穩定,沒有大水漫灌。專家認爲,今年兩次降息、兩次降準的政策效果還將脈衝式持續釋放。中國人民銀行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的信心、決心和能力進一步體現。

融資成本有望“穩中有降” 市場利率將平穩運行

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空間將進一步打開。專家表示,此次降準前,中國人民銀行已於年內降準一次、降息兩次,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行。

中國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顯示,前8個月企業貸款利率已降至有統計以來歷史低位,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同比也大幅下降0.95個百分點。

“也要看到,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淨息差較2019年已明顯收窄,再度降準可以不斷優化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降低銀行負債端資金成本,進一步打開資產端貸款利率下行空間,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金融向實體讓利的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穩投資穩就業力度加大。”專家表示。

貨幣市場利率將延續平穩勢頭。專家表示,受繳稅、發債繳款等多重因素影響,近一段時間貨幣市場7天逆回購利率DR007總體在略高於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水平運行,且與隔夜利率利差收窄。此次降準,及時優化了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可以起到維護貨幣市場利率基本穩定的作用。預計DR007將繼續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平穩運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