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闻

【本周探店】第六周(蘑界 / 一楼半 / Ozakaya)

本周探店记录横跨维港两岸,中西合璧,风格多元,发人省醒。


蘑界 / 一楼半 / Ozakaya


蘑界菌子鸡(卓越中心店)

四个人午餐,人民币620。


新店,但除了菌菇之外的菜品都只做到差强人意的地步。菜品、环境和服务都有提升空间。

总结一下:这家店是有特色的,并且在菌子上能看得出店家有很深的研究,供应商也选得好。所有菌子的味道和口感都没问题。但问题主要出在菌子和其他食材的搭配上 - 比如说鸡肉老了,汤看起来没食欲等等。火锅类的菜是非常容易做到口感与味道标准化的,只要控制变量就好了。我认为店家在这一点上,没有给客人足够的引导,譬如下菜的顺序、什么时候应该吃什么样的食材等等,导致客人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下食材。一锅乱煮出来的食材只能是上图那样看起来让人没食欲的样子。菌子确实都是好东西,但是因为搭配或者烹调方法的原因被浪费了真的有些可惜。


另外,上面提到的无法人工点餐、菜单敷衍以及创新菜容易把客人创死的问题,都是这家店亟待改善的地方。


一楼半(卓越中心店)


工作午餐,三个人,人民币428。


又一间想要用早C晚A的模式拿捏腔调收贵价的店,但是在细节上的疏忽无形之中暴露了自己的稚嫩。

做个总结:如同前面所说,这家店在细节上的疏忽无形之中暴露了自己的稚嫩。如果要做到在深圳人均200往上,每样菜品都有扎实的质量是必须的,同时所有餐具、菜单上的细节也必须好好把握。这些细节才是考验店家运营的真本领。深圳有太多太多表面光鲜但是经不起推敲和审视的餐厅了 — 如果只是装一个网红风的环境,放两首LO-FI小曲儿,真的是很难做的长远的。


Ozakaya


周末晚餐,两个人,港币934。


环境、用料都令人满意的日餐厅,但服务还需提高。


总结:


虽然没有故意拉踩的意思,但是维多利亚港对面的饭店确实在细节上比深圳的要到位一些。创新也都是有基础和逻辑的创新(而不是直接把客人创死的那种创新)。唯一遗憾的是服务员的态度不够热情,对菜品的了解也不够深入,还贼爱岛国核污水排海的事儿之后,估计以后吃日料的机会更少了,且吃且珍惜吧。


本周就到这里,朋友们下周再见。


摄影:索尼A7C/ 索尼24mm f2.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