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我市举办防范金融风险“靶向宣传”系列活动

构建社区“桥梁” 共筑金融风险“防火墙”

百余名社区工作人员抢答互动。(记者 窦翊明 摄)

本报讯(记者刘宁 见习记者 李晔宸)“如果你发现社区里有群众对疑似非法集资的活动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以下哪个办法可以帮助他?”“我选第一种,要劝他摆正心态、理性面对高利诱惑,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可能一夜暴富。”给出正确答案后,抢答者还意犹未尽地补充道:“其他‘看着他人怎么做去跟风’‘少投点钱财减小风险’这样的选项都不可取!”百余名社区工作者抢答互动的场景,是19日我市在灞桥区机车公园举办的“我为群众筑防线”·防范金融风险“靶向宣传”系列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宣传教育专场的现场即景。

这场针对我市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的专场宣教活动,由西安市金融工作局、西安市公安局及灞桥区人民政府主办,灞桥区财政局(金融办)承办。100余名我市各区县社区工作人员代表,12家驻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共同参与。据了解,这也是我市今年以来继高校师生、中小科创企业、县域乡镇群众、进城务工人员四场“靶向活动”之后的第五波专场宣教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播放防范金融风险公益宣传片和“我为群众筑防线”·防范金融风险“靶向宣传”系列活动视频集锦、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案例宣讲、金融防风险知识问答、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及小礼品等多种方式交相融合,向广大社区工作者普及金融风险防范知识,构建社区金融风险防范“防火墙”。

谈起刚刚看过的防范金融风险公益宣传片,未央区某社区工作人员李先生颇有感慨:“回去后,我要在居民中加强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让大家一定要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通过刚才警官老师的案例宣讲,我学到了使用讲故事的方式,以案说法宣传金融风险防范知识。”辛家庙街道办工作人员陈女士对记者说,“我们计划在社区设立点位,循环播放防范金融风险公益宣传片。并积极吸引老年居民来听听案例故事,帮助他们提高防范意识。”

“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是构建金融风险防范‘防火墙’的重要环节。”西安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帮助广大社区工作人员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就像构建一座座“桥梁”,让金融风险防范知识更及时地传递到全市社区群众之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