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瑞幸联名“酱香拿铁”、与德芙联名“茅小凌酒心巧克力”,近期茅台的两次“跨界”在社交平台激起一波波的水花。9月19日,古井贡酒·年份原浆也宣布与八喜联名推出冰淇淋。这股酒企跨界联名风潮背后,是流量换来真销量,还是热度拉低品牌美誉度,网友各执一词。

走新路,找出路,“跨界”尝试,值得鼓励。但营销引流从来都是“双刃剑”,并非所有的跨界都能带来流量和销量。跨界也要张弛有度,不能为了制造话题而忽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同时要考虑联名品牌之间的契合度,若因跨界过度丢失了特色、稀释了品牌价值,得不偿失。

当大家抢着品尝“人生第一口茅台”时,也有网友担忧“茅台会不会把自己玩成料酒,什么里面都能加几滴”。或许茅台已经意识到,流量红利不能“太上头”,就在联名巧克力上市当天,茅台表示“+茅台”周边产品开发告一段落。

营销不该是“一锤子买卖”,让流量成就销量、热度加持美誉度,是难题但也是必答题,企业既要有解题的决心和魄力,更要了解规律、掌握方法,做好长期规划。营销方式千千万,能长久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始终还是产品的硬核实力。

记者:王玥

监制:顾阳

责编:李正宇(见习)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