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消息,9月20日晚,“潔柔直播間輸錯價格虧損千萬”登上熱搜。據上游新聞,9月17日,潔柔官方直播間因員工操作失誤,將原價56.9元1箱的紙巾誤設置爲10元6箱,引發大量用戶下單搶購,最終成交訂單數超過4萬單,損失金額超千萬元。

9月19日,潔柔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儘管公司面臨重大損失,但承諾所有訂單將正常發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社交媒體,有不少消費者爲潔柔的誠信經營行爲點贊。但鑑於網上已出現倒賣潔柔紙巾的行爲,也有聲音指出,公司此舉是變相支持黃牛倒賣,對以原價購買產品的消費者不公平。

值得一提的是,“潔柔”品牌隸屬於上市公司中順潔柔(002511.SZ,股價10.09元,市值134.66億元),不少投資者在股吧留言,指責公司自擔千萬元損失,有損全體股東利益,尤其是在公司上半年業績不振的情況下更是徒增經營壓力。一邊是品牌聲譽,一邊是投資者利益,兩難的境地下,公司應當如何抉擇?是否有避免風險出現的有效方法?

打出國貨誠信牌

潔柔官方微博發佈的聲明顯示:“9月17日,由於我們自己的失誤,導致抖音平臺上某一個產品的訂單價格遠遠低於成本價,由此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訂單,造成公司損失預計達千萬元。此事件發生後,公司緊急召開會議,我們一致認爲雖然公司損失巨大,但誠信和用戶是潔柔的根本。因此,我們向所有拍下此商品鏈接的用戶承諾:所有訂單,將正常發貨。”

圖片來源:潔柔官方微博

潔柔還表示,對於購買多件產品不方便儲存、且願意溝通協商其他處理方案的用戶,也可以和客服人員協商其他處理方案。若不願意協商其他處理方案,就會正常發貨。

在小紅書平臺,有消費者曬出收到潔柔的短信,其中提及潔柔提出的其他處理方案爲:取消訂單(全額退款)加補償方案,即消費者可以聯繫客服取消訂單,全額退款,同時潔柔按照1箱20元進行賠償;也有消費者曬出收到潔柔賠償款的截圖。

記者注意到,此前,美妝品牌花西子因“眉筆事件”口碑下滑。新國貨的“翻車”,讓消費者把注意力投向幾十年來一直保持親民價格的老牌國貨身上,無意中帶火了蜂花、活力28、鴻星爾克、鬱美淨等老牌國貨。

在此背景下,中順潔柔也藉此打出情懷牌,在聲明中稱:“中順潔柔作爲在廣東省中山市起家的一個國貨品牌,1979年僅靠500元創業。45年來,潔柔紙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角落默默地陪伴着大家,見證着大家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我們一直以用戶爲第一核心,用戶利益高於一切。我們在乎您的使用感受,在乎您的消費體驗,在乎您的表揚批評,更在乎您口中那一句‘潔柔,靠譜’。”

在微博評論區,不少網友稱讚“潔柔有擔當”、“霸總”;鴻星爾克、周黑鴨等國貨品牌也趕來進行“夢幻聯動”,稱潔柔“靠譜”、“有魄力”。

遭股民指責損害投資者利益

不過,作爲上市公司,中順潔柔中小股東對公司此舉有不一樣的看法。有中小股東發帖稱,中順潔柔此舉是讓“全體股民買單”、“對股東派現都沒有這麼大方”。

股東聲討背後,是中順潔柔近年來下滑的業績。作爲國內主流的生活用紙企業,中順潔柔曾被稱爲“紙茅”,但面對成本上漲壓力和市場競爭加劇,公司利潤連年萎縮。2020年,中順潔柔尚能實現9億元的歸母淨利潤,隨後在2021年出現7年內的淨利潤首降,僅爲5.8億元,2022年則進一步縮水至3.5億元。

最近發佈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順潔柔歸母淨利潤進一步下滑62.88%至8449萬元。本次失誤造成的損失,相比上半年淨利潤水平,佔比不低。

在毛利率方面,也不斷下滑。2021年,中順潔柔毛利率爲36.99%,但今年上半年已降至28.28%,一年半的時間內折損約9個百分點。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投資者還關心信息披露的問題,指出本次承擔千萬元損失,爲公司管理層自行決定,並未發佈上市公司公告,僅在旗下品牌的微博發佈聲明。

對於上市公司是否應當就此類事件發佈公告,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中順潔柔因該事件遭受的損失並未達到需要信息披露的標準,也未達到需要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的標準,如果該公司《章程》沒有特殊規定,公司管理層的確有權自行決定如何處理。”

記者查詢發現,達到上市公司披露標準的情況一般是所涉金額達到公司最近一年淨利潤的10%,按照中順潔柔2022年3.5億元的淨利潤水平,本次千萬元的損失確實未達到披露標準。

王智斌進一步表示:“不過,該事件反映出該公司內部治理存在不足,公司管理層不應僅對消費者慷慨誠信,還應對中小股東負責。公司管理層應以該事件爲契機,建立起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防止此類失誤再次發生。”

漏洞原本可以避免

在爭議聲中,有另一種聲音認爲,中順潔柔對全部低價訂單正常發貨,是變相支持黃牛倒賣行爲。以幾萬單的成交量,足以擾亂市場價格,也容易讓過去或今後以原價購買產品的消費者“覺得虧了”。

記者查詢到,在二手交易平臺,近三天內,出現了多條轉賣潔柔直播間低價紙巾的帖子。有一賣家甚至一次出售144箱紙巾,叫價4000元。記者計算發現,其應是下單了24份(6箱一份),買入價僅爲240元(10元一份)。

記者從上述賣家處瞭解到,其確係於9月17日晚在潔柔直播間購買的紙巾,當天活動沒有設置限購數量,“就這樣買的”。且從小紅書平臺消費者曬出的數千元甚至近萬元的退款金額來看,當天一人就可以下單幾百份之多。

圖片來源:APP截圖

不限購的促銷活動,或許是引爆千萬損失的導火索之一,甚至會被“羊毛黨”惡意利用。目前,中順潔柔本次直播活動中產生的數萬單成交量,有多少爲普通消費者因自身需求下單,有多少爲“羊毛黨”惡意下單,尚不得而知。

事實上,這類漏洞本可以避免。9月21日,網絡安全專家、騰訊天御流量風控負責人閆陽針對此事件向記者分析道:“對於員工輸錯價格的問題,其實可以通過技術代碼對SKU和價格進行監控,例如價格波動超過多少就會告警,然後需要人工審覈才能發佈鏈接,避免價格輸錯導致低價產品被哄搶的情況發生。”

他進一步表示:“‘羊毛黨’已經發展到團伙化、規模化和產業化,他們會不斷試探運營活動設計的漏洞和風控的漏洞,發現漏洞後便用自動化機器人進行批量操作,配合囤積的賬號、秒撥IP、手機黑卡、接碼平臺等資源,在極短時間內將活動資源全部薅走。”

“由於員工操作失誤,或者是營銷活動設計漏洞導致的‘薅羊毛’事件經常發生。首先企業要有防黑灰產的意識,在業務建設之初就要考慮到風控和安全的問題,部署web應用防火牆和營銷風控解決方案,識別和攔截刷平臺接口的惡意機器人流量。在做營銷活動前配置好風控策略,比如限制購買次數、購買總量等,通過風控模型和AI關聯算法快速識別惡意請求,精準打擊‘羊毛黨’。”閆陽最後表示。

記者也嘗試就事件爭議向中順潔柔尋求回應,聯繫到公司董祕張海軍後,他表示正在出差,不方便回覆。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進一步回覆。

原標題:中順潔柔因直播失誤造成千萬損失 網絡安全專家:漏洞原本可以避免

編輯:楊雁琳    責編:吳忠蘭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