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尺讲台成为最美的风景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让三尺讲台成为最美的风景
——读叶圣陶教育随笔集《给教师的建议》
□ 兵 兵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又到一年的开学季,教育话题再次成为热点。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民教师,应该以何种姿态做好全民关注的教育工作?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随笔集《给教师的建议》,结合其多年的教育实践,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理清了思路,给出了荡涤心灵的教育箴言。
全书汇集了叶老毕生的教学心得,既解析了一些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又传授了一些贴近实际的教育方法;既有针对教师个人的教学建议,又有针对学生群体的学习良策。一开篇,叶圣陶就开宗明义,强调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他建言说,教师在以身作则以外,多注重言传身教,其实就是最大的为人师表。
当好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事。书中,叶圣陶设身处地地站在教师的角度,以“如果我当教师”为题,进行了系统的阐明。他谆谆教导,欲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绝不能把单纯教书识字认作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他看来,教书识字只是手段,让学生养成多读书勤思考的习惯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作为勤于笔耕的教育家,叶圣陶一直在思考,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在这漫长而艰辛的育才过程中,少不得对学生们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芸芸学子们的思想品德课该怎么上?叶圣陶真诚希望这堂“大课”,不仅学校要上,而且也要“搬进”家庭、“搬进”社会。只有各方各面通力协作,则学生思想好、品德好就自然水到渠成。书中,叶圣陶创造性地衍生了思想品德课的内涵与外延,认为课内所有的知识课和技术课,课外的种种校内校外活动,实际上都有培养好思想、好品德的作用。只要老师教得好,引导得好,学生学得好,活动开展得好,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其思品、其德操,就会受到濡染,在这种春风化雨般的精神润泽下,他们的思想境界就会不断得到提升,品德修养也会不断得以增强。这样的思想品德课,让学生们既可感可知,又入脑入心,又有几人能拒绝呢?
让学子们学好国学,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自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叶圣陶主张应把青少年学好语文、写好作文,提到传播国学、弘扬传统文化的高度去看待。他一再告诫基层教育工作者,要把好的读书方法和写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在长期的读与写中,不断增强对祖国语言的民族感情,从而让他们在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中,传承古老而优秀的中华文化,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给教师的建议》如一缕涤荡心灵的春风,拂过人们的心头,带来不尽的暖意。叶圣陶在书中所提到的有关教育方面的许多意见和建议,时至今日,不但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很强的指导性,而且对学生、家长而言,同样能带给他们许多触动,从而带动更多的有识之士,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热爱教育,人人关心教育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