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想滿倉的股票有哪些特徵?
陳嘉禾
在沃倫·巴菲特一生的投資中,從來沒有隻買1只股票。也就是說,組合投資的理念貫穿了巴菲特的投資生涯。不管巴菲特如何強調集中持有,但是他仍然用同時持有多隻股票的方法,來抵消一部分自己可能看錯的風險。
不過,在2009年的股東會上,巴菲特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說了這樣一段話:“當市場非常恐慌時,富國銀行的股價跌到了9美元。他們的業務非常好,商業模式也非常好。有次有個學生問我,如果把你所有的錢只買1只股票,你會買什麼?我的回答那就是9美元的富國銀行了。”
在這一段話裏,包含了4個要素:商業模式好、業務好、非常恐慌的市場、9美元的股票。很明顯,能讓股神心動,甚至想要全倉只買這1只股票,絕對不會簡單。
優秀的基本面必不可少
首先來看基本面的兩個要素,即商業模式好、業務好。這兩個概念看起來很相似,但其實卻不完全相同。商業模式好指的是這個行業的商業模式不錯,可以讓企業穩定地賺到錢。
但是,並不是所有擁有優秀商業模式的公司,都一定會有好的業務。比如,機場的商業模式非常好,幾乎沒有太多競爭,但是把自己經營到破產的機場也偶爾會出現。因此,在商業模式好以外,巴菲特還強調了當時(2009年前後)富國銀行的業務也非常好。
後來的事實證明,巴菲特對富國銀行基本面的判斷是準確的。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從2009年~2022年,根據Wind資訊的數據,富國銀行的平均淨資產回報率(ROE)達到10.6%,以總資產和淨資產的倍數衡量的平均槓桿率則僅有9.8倍。可以說,富國銀行以比較低的槓桿率,取得了優秀的淨資產回報。
超低的價格千載難逢
一個讓巴菲特想要全倉的投資標的,光有不錯的淨資產回報率還遠遠不夠(10.6%的淨資產回報率也不能算特別優異)。更重要的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大恐慌中,富國銀行的股價太便宜了。
當時富國銀行的股價有多便宜呢?在巴菲特的講話中,反覆提到“9美元”這個數字。在2008年底~2009年初全球籠罩在金融恐慌中的那個時刻,9美元的富國銀行,估值是多少?
根據Wind資訊數據,在2008年底~2009年初,也就是全球金融危機最恐慌的時候,富國銀行的股票只有在2個交易日裏,收盤價低於9美元,分別是2009年3月5日的8.12美元和3月6日的8.61美元。
在這2個交易日,富國銀行收盤價對應的市淨率(PB)估值分別爲0.35倍、0.37倍。據此計算,9美元股價對應的PB估值大概是0.39倍左右,差一點到0.4倍。
根據Wind資訊的數據,在之後的2009年~2020年,富國銀行的PB估值一直在0.9倍~1.6倍之間徘徊,0.4倍以下的超低估值再難見到。到了2020年,雖然在當時負面新聞的發酵下,估值短暫下降到了0.6倍PB附近,但是在之後幾年又回到了0.9倍~1.3倍的估值區間。
爲什麼一個0.4倍PB、10%ROE的公司股票,會是一個好機會?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算數問題。從PE(市盈率)的角度來說,0.4倍PB、10%ROE對應着4倍PE,也就是說每年投資者的回報會達到25%。如果以10年計算,25%的年收益率就會帶來831%的投資回報,在20年裏則會帶來8574%的回報。
巨大的規模限制了
巴菲特的發揮
當然,巴菲特說“想把所有的錢都買這1只股票”,估計也只是說說而已。在2009年,富國銀行的股價只有2個交易日低於9美元,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當時的總資產爲2971億美元。很顯然,2個交易日的富國銀行股票,根本承載不下這麼多資金。
巴菲特說9美元以下的富國銀行可以全倉,對於小型投資者是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但是對他卻絕對不可能。巨大的規模對他的投資選擇造成了太多的限制,就像一頭藍鯨沒法在游泳池裏游泳一樣。事實上,在巴菲特投資的中後期,巨大的規模導致他無法參與許多可以獲利豐厚的機會,也造成了他投資回報率的下降。
不過,即使如此,巴菲特仍然保持了長期20%左右的CAGR(年複合增長速度)增速,實在讓人驚歎。如果沒有中後期規模的限制,每年只讓巴菲特用一筆小資金投資,然後把投資回報率簡單累加,那麼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的投資回報率會比20%要好得多。
類似的投資機會
在中國市場一樣存在
回到中國市場,得益於較爲充沛的流動性,我們很少在A股市場見到有着長期10%左右甚至更高ROE的公司,能在0.4倍PB的低估值進行交易。不過,偶爾在市場情緒極度不理性時,我們還真會看到這樣的估值。
比如,在2022年10月31日~11月3日的4個交易日裏,根據Wind資訊的數據,上證銀行指數的PB估值就只有0.48倍。這個低於0.5倍PB估值的底部只持續了4個交易日,也是上證銀行指數歷史上的最低估值,而當時的上證銀行指數對應的ROE大約爲12%。後來,這個價位被證明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交易機會,雖然它只持續了4天。
得益於相對充沛的流動性,A股歷史上的0.4倍PB估值還是比較罕見,出現的行業選擇也比較有限。在香港市場和B股市場等流動性相對缺乏一些的市場,我們會更容易看到優秀公司在0.4倍PB左右交易。在絕大多數時候,這些低廉的價格都被證明是非常好的投資機會。
不過,即使巴菲特曾經表示對0.4倍PB以下的富國銀行希望能“全倉購買”,但是對於經驗沒有他那麼豐富,也沒法直接入駐董事會了解公司所有情況的投資者來說,即使遇到再好的機會,也是保持適當分散更加合適。
畢竟,巴菲特也曾經說過“分散是對無知者的保護”,他自己也從來沒有真正完全滿倉1只股票。要知道,在投資中承認自己有些無知因此少賺一點錢,永遠強於過度自信然後不小心把錢虧光。
(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