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加息潮接近尾聲?各國央行都還有自己的煩惱
9月20日至9月22日三天時間內,包括美聯儲、英格蘭銀行、日本銀行、巴西中央銀行、南非儲備銀行在內的十餘個主要經濟體的央行陸續公佈了最新的貨幣政策決議,涉及二十國集團G20中的近半國家以及全球前十大交易量貨幣中的五種。
隨着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相繼宣佈此次暫停加息、在本輪全球通脹潮之中始終拒絕改變寬鬆貨幣政策的日本銀行繼續按兵不動,以及上週宣佈加息25個基點的歐洲央行明確釋放了下次貨幣政策會議暫緩加息的信號,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央行已在事實上達成一致的貨幣政策,即緊縮政策已接近達到頂峯。
對於歐洲和美國等西方發達經濟體而言,在足夠長的時間內維持當前的限制性利率水平以便於將通脹控制在2%目標區間已成爲共識。這也意味着2010年代的貨幣政策寬鬆十年短期內不會再度迴歸。
美聯儲再度暫停加息,鮑威爾表示“目標已至”
在9月20日的貨幣政策決議中,美聯儲宣佈暫停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維持在5.25%-5.5%,與此前外界的普遍預期相符。
美聯儲自去年3月開啓加息週期以來已經加息11次,累計加息幅度高達525個基點,當前的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已經是2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此期間美國的通脹率已從峯值的9.1%下跌至8月的3.7%。在此前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就強調了緊縮的貨幣政策已經對控制通脹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不過,美國8月3.7%的通脹率已經是連續第二月的反彈,較6月3.0%的通脹率再度出現較大幅度的上升。這也意味着美國的通脹依然頑固,美國8月的核心通脹率仍然高達4.3%,服務業核心通脹率也高達4.1%,均遠高於美聯儲2%的中期通脹目標。
因此鮑威爾在新聞發佈會上再度表示:“準備在適當的情況下進一步加息,並將貨幣政策維持在限制性水平,直到確信通脹可持續下降。”另一方面,鮑威爾也指出“目前已經相當接近需要達到的目標了”。
鮑威爾的表態無疑暗示着美聯儲已經接近此次加息潮的利率峯值。美聯儲此次決議的點陣圖預測也顯示,今年美聯儲還將最後一次加息25個基點。至於2024年,美聯儲則會降息2次並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5.1%水平,2025年和2026年的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期中值則分別爲3.9%和2.9%。
與美聯儲今年6月公佈的點陣圖預測相比,本次預測中2024年的降息次數從4次減少至2次,2025年的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期中值則提高了0.5%。
未來三年時間內更高的預估利率也意味着美聯儲的限制性利率政策將在高位維持更長時間,即所謂的higher for longer。
需要指出的是,鮑威爾此前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上對於美國經濟增速的樂觀預期,不僅是美聯儲能夠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高利率的底氣所在,同樣也反映在了此次正式的利率決議之中。貨幣政策委員會已將美國今年GDP增速從6月1%的預測值上調至2.1%,2024年的GDP增速則從1.1%上調至1.5%。
衰退陰影下歐洲各國或已迎來利率頂峯
在美聯儲宣佈暫停加息的次日,英格蘭銀行也同樣宣佈維持當前5.25%的基準利率不變。
與美聯儲有着本國強勁的經濟增長和得到初步控制的通脹數據不同,英格蘭銀行此次暫停加息出乎外界的意料,因爲英國8月的通脹率仍然高達6.7%,雖然已經低於去年11.1%的峯值,但該通脹率與歐洲其他大國和美國相比明顯偏高。經合組織預測英國今年全年通脹率將高達7.2%,爲主要工業國之最。
不過,英格蘭銀行行長貝利仍然在9月22日表示:“未來利率不太可能進一步上升,許多指標表明,儘管高油價帶來了新的上行壓力,但通脹仍在繼續下降。”英格蘭銀行此前已經14次加息。
在通脹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停止加息也在英格蘭銀行內部引起了分歧,該行的9人委員會在維持利率問題上僅有5人支持。
另一方面,疲弱的英國經濟也迫使英格蘭銀行難以進一步加息。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該國7月GDP較6月萎縮0.5%。高盛與摩根大通此後已分別將英國全年的GDP增速下調至0.3%和0.4%,英國也是七國集團中經濟表現最差的國家。
與英格蘭銀行同樣選擇暫停加息的歐洲國家還有瑞士。
9月21日瑞士國家銀行宣佈將政策利率維持在1.75%水平,結束了連續五個季度的加息,但該行不排除未來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
不同於經濟指標較差的英國,瑞士8月的通脹率僅爲1.6%,甚至低於2%的通脹目標上限。考慮到瑞士政府9月20日預計今年該國GDP增速仍能達到1.3%的水平,瑞士央行事實上也缺乏動力和必要進一步加息。
此外,21日挪威和瑞典央行則均宣佈加息25個基點並將關鍵利率上調至4.25%和4%。
挪威央行行長Ida Wolden Bache表示,未來可能還有一次加息,利率政策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可能需要保持緊縮立場。這已經是挪威兩年以來的第13次加息,挪威8月最新通脹率仍高達4.8%。而鄰國瑞典加息25個基點也符合市場預計,瑞典8月通脹高達7.2%,明顯高於歐元區通脹率。瑞典央行在聲明中也強調,該國經濟正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但通脹壓力仍然過高。導致瑞典通脹壓力巨大的主要因素是瑞典克朗相比與歐元和美元均出現了大幅下跌並造成了輸入性通脹。瑞典央行預計12月可能將再次加息。
瑞典與挪威並未效仿美聯儲而仍然選擇小幅度加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歐洲央行上週利率決議的影響。
9月14日,歐洲央行宣佈分別將存款機制利率、主要再融資利率和邊際借貸利率三大關鍵利率再次上調25個基點至4%、4.5%和4.75%。
與美國相比,歐洲央行開啓加息週期較晚,累計10次、450個基點的加息頻次與幅度也不如美聯儲激進。這也導致歐元區8月通脹率和核心通脹率均爲5.3%,略高於美國同期的通脹數字。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此前已表示“對抗通脹的鬥爭尚未取得勝利”,再加上今年冬季歐洲可能仍將面臨能源價格上漲的衝擊,歐洲央行小幅加息並不令人意外。
需要指出的是,拉加德在加息之後也強調:“根據評估,我們認爲歐洲央行當前的關鍵利率已經達到了能夠在足夠長的時間內維持的水平,將爲通脹及時恢復到我們的目標做出重大貢獻。”這無疑暗示着歐洲央行再度大幅度加息可能性極小。
與此同時拉加德還表示:“只要有必要,歐洲央行可以將利率設定在足夠限制性的水平,以實現通脹回到2%的中期目標”。該立場與美聯儲的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限制性利率的策略完全一致。
歐洲央行與美聯儲的步調一致也意味着西方經濟體利率即將或已見頂、以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通過限制性利率維持緊縮貨幣政策已成爲共識。
凱投宏觀的首席全球經濟學家Jennifer McKeown認爲,本週的一系列央行決議標誌着全球貨幣政策迎來轉折點。凱投宏觀預計2024年全球30個主要央行中將有21個開始降息。摩根大通認爲,歐洲央行已經完成了本週期的最後一次加息,接下來將是長期高息狀態。美國信安資產管理公司認爲,美國經濟強勁增長,使得明年(貨幣)政策寬鬆的空間很小。
除了頑固通脹帶來的較長時間內維持較高利率的必要性之外,異常活躍的西方各國勞動力市場以及全球經濟軟着陸都爲長期限制性利率的實施帶來了基礎。
歐盟委員會在9月11日公佈的夏季經濟預測中將歐盟今年的經濟增幅從1.1%下調至0.8%,2024年的經濟增幅則從1.7%下調至1.4%。雖然該些增速並不顯著,但無疑歐元區和歐盟的表現都比此前預計的經濟衰退更爲優秀。
相比于堅挺的勞動力市場和經濟表現,中長期的限制性利率對於金融市場衝擊無疑更加巨大。
Cresset Capital首席投資官Jack Ablin表示:“我們將面臨持續的逆風,融資成本將會受到損害”。相比於美股近日的下跌,美國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飆升逾13個基點至4.492%,爲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一向“白菜價”的德國10年起國債也已觸及2.73%的六個月新高。
相比於重新活躍的債券市場,歐美主要股指則於9月21日遭遇“黑色星期四”。雖然美聯儲此次停止加息和此前歐洲央行小幅加息25個基點完全在市場預料之內,英格蘭銀行意外暫停加息理論上更是利好股市,但是三大央行長期維持限制性利率的一致表態仍然重挫了市場信心。
新興經濟體貨幣政策大相徑庭
相比於即將結束加息週期的歐美主要經濟體,以巴西爲代表的部分新興經濟體則率先開始了降息步伐。
9月20日,巴西央行宣佈第二次降息50個基點至12.75%。此前巴西已經通過13次加息將基準利率提升至13.75%的峯值。隨着巴西央行預計該國今年全年通脹率將下降至4.84%,該行此前在7月的決議中已表示“有信心啓動漸進的貨幣寬鬆週期”。巴西央行委員會預計11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將第三次降息50個基點,並在年底前將基準利率下調至11.75%。
亞洲新興經濟體方面,菲律賓和印尼央行均在9月21日宣佈維持當前利率水平不變。由於兩國正面臨着本幣貶值和大米價格上漲帶來的通脹壓力,兩國央行難以效仿巴西央行開啓降息週期。
目前菲律賓隔夜借款利率爲6.25%,而印尼的7天逆回購利率爲5.75%。印尼央行行長Perry Warjiyo表示,目前的利率政策能確保通貨膨脹保持在較低水平。印尼央行預計該國今明兩年的通脹率分別爲3%±1%和2.5%±1%,當前該行貨幣政策仍然側重於控制印尼盾的幣值穩定。
法國興業銀行預計印尼央行不會在2024年一季度之前考慮降息,甚至不排除在今年11月再次加息以擴大息差減少印尼盾的貶值壓力。
同樣宣佈維持關鍵利率的新興經濟體還包括南非。9月21日南非儲備銀行宣佈將主要貸款利率維持在8.25%,這也是該行第二次暫停加息。南非8月4.8%的通脹率雖然較7月前值4.7%略有反彈,但總體在南非央行3%-6%的通脹目標區間之內。該行行長Lesetja Kganyago當天表示:“應對通脹的工作尚未完成,風險依然存在。我們隨時準備採取行動。”
歐美各國和大部分新興經濟體正在或即將跨過利率峯值的同時,以土耳其和俄羅斯爲代表的少部分國家目前仍處於艱難的加息週期。
9月21日,土耳其央行再次宣佈一次性加息50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從25%上調至30%。與鄰近的歐元區截然不同的是,在能源危機中同樣面臨巨大通脹壓力的土耳其在“埃爾多安經濟學”的政治影響下長期拒絕開啓加息週期,反而逆向將利率從19%降至8.5%。埃爾多安曾將利率稱爲“萬惡之母”並一度表示“我們被西方經濟學欺騙已久”。
直至埃爾多安於5月贏得大選之後並更換央行行長之後,土耳其才於今年6月開啓第一次加息,已比歐元區開啓加息週期落後近一年時間,目前土耳其央行累計進行了四次加息,也落後於歐洲央行的9次加息。
土耳其央行的不作爲直接導致該國近兩年以來通脹始終維持在超級高位,並在去年10月創下85.5%的紀錄。8月該國通脹率仍高達58.9%,較7月前值48%進一步飆升,8月的核心通脹率更是高達64.9%。雖然該行已經強調其中期通脹目標爲5%,但目前現狀顯然距離目標相去甚遠,7月土耳其央行預計今年全年土耳其通脹率將達到65%。與此同時,土耳其里拉也成爲全球主要貨幣中表現最差的,過去三年之內里拉兌美元貶值已超過六成。
凱投宏觀認爲土耳其仍需實施更多的緊縮措施,並預計在年底之前該國央行將進一步加息500個基點至35%,該國今年的GDP增速則會下降至2.9%。
與土耳其面臨着通脹和本幣貶值雙重壓力的經濟體還包括俄羅斯。
俄羅斯央行在上週的9月15日宣佈加息100個基點至13%,爲近兩個月以來俄羅斯第三次加息。該行已將俄羅斯今年通脹預估值從此前的5.0%-6.5%上調至6%-7%,明顯高於4%的通脹目標。該行也指出今年以來,盧布較美元也貶值約30%,並將在下次會議上評估進一步提高關鍵利率的可行性。
日本銀行以不變應萬變
與遭遇嚴重通脹衝擊的歐洲和美國不同,通脹始終徘徊在3%區間的日本則是發達經濟體之中貨幣政策的逆行者。自歐美開啓加息週期以來,已經經歷過行長換屆的日本銀行至今依然維持着其負利率政策以及收益率控制曲線控制不變。
9月22日,日銀公佈的最新貨幣政策決議不出意料地“老調重彈”並表示將短期關鍵利率維持在-0.1%不變,10年期日債收益率控制區間仍保持±0.5%,幾乎與日銀7月的利率決議完全一致。
日銀在決議中還表示,在國內外經濟和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極高的情況下,該行將繼續實施貨幣寬鬆政策,以靈活地應對經濟活動、物價以及金融狀況的變化。具體而言,該行決定維持長期利率誘導至0%左右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長期利率上限則定在1%,若市場利率超過該上限,該行將會無限購入國債以抑制利率。
日銀行長植田和男在當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道:“從物價形勢來看,工資和物價設定有積極變動的跡象,但物價目標的實現尚不成熟。我們將繼續頑強地實施貨幣寬鬆政策。”
日本總務省公佈的通脹數據顯示,8月整體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2%,當月不包括生鮮食品的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則同比上漲3.1%。雖然日本的通脹數字已連續17個月高於日銀設定的2%中期通脹目標,但該國今年年初4.3%的通脹峯值與歐美主要經濟體相比並不嚴重。
這也足以解釋植田和男繼續保持寬鬆政策的態度。植田和男此前在接受讀賣新聞採訪時強調,需要在年底掌握足夠信息的前提下,特別是明年春季工資上漲趨勢確立的情況下,纔會進一步確定貨幣政策。
植田和男模糊的表態也意味着之前關於日銀即將結束負利率並轉向鷹派立場的猜測中短期內並不成立。9月9日植田和男“一旦確信物價將隨着工資上漲而持續上漲,將取消作爲大規模貨幣寬鬆支柱的負利率政策”的表態也並未說明具體日期。
考慮到日本內閣府7月發佈的該國經濟中長期展望報告中將未來三年的通脹率預測爲2.6%、1.9%和1.2%,以及2027年至2032年僅爲0.7%的整體平均通脹率,日銀結束負利率政策可能依然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