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上海證券報

9月22日,“洞洞鞋和勃肯鞋哪個更醜”成爲微博熱搜榜第一話題。

德國涼鞋品牌勃肯(Birkenstock)被網友戲稱爲“醜鞋”,卻掀起一股潮流之風。

近期,勃肯即將赴美IPO,估值超過80億美元。其第一大股東——路威酩軒集團(LVMH)旗下的私募股權公司L Catterton基金——在這次投資中或將大賺,相較於L Catterton基金早在2021年4月收購勃肯股份時的估值(約爲40億歐元,摺合約42.8億美元),可謂獲利頗豐。

勃肯將赴美IPO

近期,擁有近250年曆史的德國涼鞋品牌勃肯公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上市後Birkenstock將更名爲Birkenstock Holding,股票代碼爲“BIRK”,其股票估值將超過80億美元。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花旗等衆多知名公司是勃肯的股票承銷機構。

圖源:公司招股書

不僅有衆多知名投行來牽頭,勃肯在國內也引發網友新一輪追捧。

在社交媒體上,勃肯雖然被衆多國內網友戲稱爲“醜鞋”,但卻成爲不少時尚博主或明星的“穿搭利器”。網友在其造型上存在着不同的觀點,一部分人直呼被其“醜哭”,認爲鞋型設計毫無特色,而另一部分被勃肯鞋的舒適感和風格戳中的網友則覺得“越醜越香”。

據招股書介紹,勃肯專有的鞋墊爲該品牌和產品的基礎,截至目前,勃肯已開發超過700款鞋型,其中包括BOSTON、ARIZONA、ZERMATT、BEND、MADRID、GIZEH、MINALO等核心鞋型,其產品銷往各大洲約90個國家和地區。

圖源:公司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2022財年,勃肯收入爲12.43億歐元,毛利率爲60%,調整後毛利率爲62%,淨利潤爲1.871億歐元。此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九個月,收入爲11.17億歐元,相較2022年同期的9.21億歐元,上漲了21.29%。毛利爲6.81億歐元,相較於2022年同期的5.44億歐元,上漲了25.16%。

從“醜鞋”到IPO,勃肯鞋到底什麼來頭?

官網信息顯示,勃肯品牌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774年,彼時由德國製鞋匠Johann Adam Birkenstock(約翰•亞當•伯肯斯托克)創辦。

到了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約翰•亞當•伯肯斯托克的曾孫康拉德•伯肯斯托克(Konrad Birkenstock)實現了家族第一個真正的製鞋突破。從1895年起,他將總部設在法蘭克福,發起了“鞋改”運動,並將理論投入實踐。1897年,康拉德開發出了反映人體解剖學形狀的鞋楦,創新地採用了圓形鞋跟和延展性鞋底,區分了左腳和右腳。

圖源:公司招股書

此後,勃肯家族的繼承者們持續在材料和技術上對產品進行創新。到了21世紀10年代,勃肯家族首次引入外部管理團隊,由馬庫斯•本斯伯格(Markus Bensberg)和奧利弗•賴歇特(Oliver Reichert)執掌大權,成立了勃肯集團(BIRKENSTOCK Group)。這爲勃肯集團帶來前所未有的銷售額增長和品牌相關性的提高。2021年,聯合首席執行官馬庫斯退出了管理和日常運營,奧利弗•賴克特(Oliver Reichert)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

針對勃肯“醜鞋”在全球範圍內大火這一現象,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良棲品牌創始人程偉雄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近期同電影《芭比》的合作使得勃肯“醜鞋”業績水漲船高,另一方面勃肯鞋的火爆還源於產品本身的功能契合人體穿着舒適感的需求。

“這也說明,單品類的持續長青需要科技、功能、材料等方面的持續迭代以及對人體工學的長久研究,同時要符合每個階段人羣的穿着需求,將垂直度打造得更深,才能走得更遠。”他說。

Birkenstock Holding Limited歷年收入表現;圖源:公司招股書

LVMH或是背後最大受益者

勃肯此次赴美IPO,其第一大股東路威酩軒集團(LVMH)旗下的私募股權公司L Catterton基金從中獲利頗豐。

早在2021年4月,L Catterton基金完成了對勃肯的收購,當時估值約爲40億歐元(摺合約42.8億美元)。

時隔大約兩年半,勃肯的估值已經將近翻倍,超過80億美元。

L Catterton基金對這筆投資也相當滿意。在2022年盤點中,L Catterton基金坦言,這次收購既能幫勃肯實現全球擴張目標又能提供更多品牌賦能的合作伙伴。

公開資料顯示,L Catterton基金是全球最大專注於消費行業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目前在管資產規模達到330億美元(約2400億元人民幣)。重點關注跨境出海、消費科技、食品飲料、寵物、美妝個護、醫療健康、新零售和服裝時尚八大細分領域。

2021年,L Catterton基金曾經先後投資了國內新消費賽道的知名品牌元氣森林和喜茶。

L Catterton基金稱,通過這幾筆投資,可以更近距離地去理解中國新消費羣體,也讓他們有機會憑藉全球認知幫助更多新消費品牌加速成長。

今年5月,L Catterton基金還鏈接了喜茶,與同爲路威酩軒集團旗下的意大利奢侈品牌FENDI的一系列跨界合作,“這是雙方對藝術探索與文化碰撞的新嘗試,也將品牌精神融入生活。”L Catterton基金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