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來不可》節目中,李雪琴談到因爲自己太在乎別人的看法而對所有事情焦慮,坦言會因爲別人跟我說一句謝謝我沒有說不客氣而焦慮,會因爲別人說對不起沒說沒幹系而焦慮,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的做過的事情是否有什麼不妥而焦慮。
深有體會的網友已經在共情了,李雪琴這種狀態現實中好多人都存在,因爲太在乎外在的事物而產生的焦慮,會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然後陷入循環。
劉震雲一針見血點出關鍵:這種看似重視別人,其實是太重視自己,太過自戀。
以爲別人會把自己放在一個關鍵的位置,生怕自己做的不好而擔心對方不開心之類的,但是就像大張偉說的那樣,其實別人早把你忘了,過多的庸人自擾都是自找的,與其把關注度放在那些深交不了的人身上,還不如把精力放在在乎我們和我們在乎的人身上,只有他們,纔會真的在意自己的情緒。
現實生活中,一個人並沒有那麼多觀衆,很多情況下都是自己入戲太深,生活給別人看或者看別人生活,都無法證明自己的幸福,不需要別人的眼光來衡量自己的所作所爲,只要自己覺得幸福就行。
楊絳先生說:“人雖然浵小,人生雖然短,但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於人的本身…”
任何時候,我們都是自己精神內耗的製造者,也是唯一的終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