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創板日報 作者:宋子喬

①微軟Copilot敲定上線時間,開啓新一輪辦公領域革命的同時,也刻下了AI產品商業化的里程碑;

②產品端價值提升將極大地促進AIGC技術在其他應用領域的發展;

③算力側的需求仍將持續增加。

在生成式AI革命的初始階段,以ChatGPT爲代表的聊天機器人驚豔了世人,併成功向大衆科普了AIGC、大模型、湧現等技術性名詞。如今,生成式AI的第二階段——付費時代正加速到來。

其表現爲各種垂類付費產品、服務紛至沓來,前奏漫長,但擲地有聲。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窺見這一行業變化:

1、重磅付費產品上線時間確立

從谷歌多模態大模型Gemini上線風聲漸近,到OpenAI計劃搶發同類大模型Gobi,併火速推出新一代文本轉圖像工具DALL•E 3,9月份已經迎來了太多明星應用的新進展。

微軟Copilot敲定上線時間,無疑是AI產品商業化落地的里程碑事件。

當地時間9月21日,據微軟官網,Copilot初期版本將於9月26日隨Windows11更新後推出,$微軟(MSFT.US)$ 365 Copilot將於11月1日起向企業用戶提供服務(30美元/月,比Office 365訂閱價格高83%)。

本季度微軟已經宣佈365 Copilot 30美元/月的定價。中國銀河吳硯靖表示,目前用戶對30美元/月的Copilot服務反饋很不錯, Microsoft 365擁有1.6億用戶羣,隨着AI新產品不斷推出,未來有望持續提升AI產品付費轉化率及ARPU值。海外AI預計將全面進入付費時代。

羣益證券何利超表示,Microsoft 365 Copilot將全產品線接入GPT,有望開啓新一輪辦公領域革命。廣發證券劉雪峯稱,365 Copilot全面推出只是開始,其成功商業化將使得各應用廠商在AIGC的投入更堅定,AI加持的行業應用軟件產品化(國內)和商業化(海外)的突破性事件將在2023年第四季度此起彼伏地出現。

2、更多公司試圖開啓付費模式

目前,不少生成式AI產品和服務仍爲免費試用模式,如視頻會議服務商$Zoom視頻通訊(ZM.US)$、CRM軟件龍頭$賽富時(CRM.US)$、財務軟件提供商$財捷(INTU.US)$的AI助手。

但這一局面不會持續很久。$Adobe(ADBE.US)$、Salesforce和Zoom等軟件公司均已公佈了AIGC貨幣化的計劃,其中,Adobe已經宣佈“螢火蟲”AI全面投入商用,推出了4.99美元/月/100個積分的訂閱計劃。

另外,有公司產品已從免費轉付費、面向訂閱用戶的產品加速迭代優化。

比如,由谷歌投資、獲谷歌算力支持的被稱爲對標OpenAI的Anthropic公司,在英國和美國推出付費版Claude聊天機器人,Claude此前只有免費版本,此次推出的專業版售價在美國和英國售價分別是每月20美元/18英鎊,購買之後,可以獲得優先響應、提前使用新功能、發送更多信息等功能。

最早開啓付費模式的玩家之一、AI繪畫工具公司Midjourney的首席執行官近日也透露,Midjourney 6將帶來品質上的巨大飛躍,他並未透露確切的發佈時間,但表示肯定是今年。

3、消費者對生成式AI產品的支付意願增加

硅谷知名風投a16z按每月訪問量梳理出目前Top 50的生成式AI產品(數據截至2023年6月)。其報告顯示,這個名單上的大多數公司都沒有做付費營銷,而消費者卻願意爲生成AI買單。榜單上90%的公司已經通過訂閱模式實現盈利,它們的產品的平均收入爲21美元/月(包月套餐的用戶),每年收益252美元。

作爲比對,以前非生成AI的AI公司,年訂閱費大多低於每年70美元,月訂閱費平均爲10美元。

這些變化意味着什麼?會產生什麼樣的蝴蝶效應呢?

商業化落地是AI應用生態繁榮的關鍵,可以預見的是,產品端價值提升將極大地促進AIGC技術在其他應用領域的發展。

紅杉資本兩位合夥人Sonya Huang和Pat Grady審視了這輪AI革命的最新進展,正如他們所說,當我們接近前沿悖論,當Transformers和擴散模型的新奇性逐漸消失時,生成式AI市場的性質正在發生變化。炒作和快速展示正在爲真正的價值和完整的產品體驗所取代。

另外,多家機構認同的一點是,算力側的需求仍將持續增加

以微軟爲例,Copilot的內容生成需要專用的AI算力支持。廣發證券表示,365Copilot向企業級客戶的全面推出從側面印證了底層模型及算力等基礎設施大概率也取得了明顯突破,“Copilot面向B端用戶的開放反映微軟在AI基礎設施上或已做好充分準備,後續產品運營節奏對算力的可持續成長有較大前瞻意義”。

根據財報電話會議內容,微軟預期其23年資本開支會保持逐季增長,主要用於雲服務和AI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方面,微軟對於AI基礎設施持續穩定的投入爲其Copilot面向大規模客戶羣體普遍使用提供了技術保障;另一方面,未來,隨着嵌入了Copilot的辦公和企業管理類軟件的快速滲透,微軟對於AI芯片的採購量及相關資本開支可能持續增長。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