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主席史美倫:發揮好香港作爲超級聯繫人的獨特作用
轉自: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彥琳)9月23日,在2023第五屆外灘金融峯會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主席史美倫表示,香港未來有條件繼續擔當中國高質量發展,特別是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助推器,在新的條件下積極支持國家的綠色轉型,在新的國際環境下積極服務國家參與區域化、全球化合作的大戰略,發揮好超級聯繫人的獨特作用。

史美倫認爲,在新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國家發展正面臨新的挑戰:首先,以大規模基建投資和出口爲主要增長動力的發展模式已開始面臨挑戰,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來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其次,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前全球化正面臨新的格局調整,全球化模式轉向區域化甚至局部出現脫鉤的新趨勢;此外,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已成爲全球經濟轉型不可逆轉的趨勢。
“挑戰與機遇並存。”史美倫表示,作爲獨具特色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可以利用其國際化的金融市場體系,以及獨特的樞紐地位,幫助國家在新的國際環境下實現高質量對外開放,大力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能力,促進人民幣持續國際化以及經濟綠色轉型,爲國家承擔新的使命。
具體來說,第一,通過服務科技企業在不同生命週期的各種金融需求,在香港打造服務國家科技創新、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金融創新生態圈。史美倫介紹,截至2023年7月底,已有274家新經濟公司在香港上市,累計市值佔比25%,其中包括119家醫療健康和生物科技企業。
第二,香港作爲中國內外循環交匯的樞紐和節點,有條件促進區域合作,並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史美倫表示,香港交易所當前在大力培育離岸人民幣產品生態圈,爲人民幣走出去提供新的動力,目前已經陸續推出了A股ETF產品、美元兌人民幣期貨和期權、MSCI系列產品等。今年6月,香港交易所成功推出了港元-人民幣股票雙櫃檯業務,目前共有24家香港上市公司加入了雙櫃檯。中國證監會也已經宣佈下一步會將人民幣股票加入到港股通。
“香港有條件地逐步構建一個離岸人民幣交易、結算、風險管理的金融生態圈,以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史美倫說。
第三,以開放、透明、創新、高效的金融市場支持國家綠色轉型。史美倫表示,在引導金融市場加強對ESG信息披露、可持續資產配置和產品創新等多個層面,港交所正通過完善上市規則和監管框架,推動金融市場做出一系列結構性轉型,具體包括:一是,不斷強化上市發行人的ESG披露要求;二是,積極與國際標準接軌,保持氣候相關信息披露準則與國際最新監管要求一致;三是,拓寬綠色轉型投融資渠道,增加綠色投資標的創新;四是,搭建國際碳交易市場,提高碳資產定價效率。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