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要臉的大股東減持!”散戶強力聲討,湧入證監會官網投訴!“流氓式分紅公告”
來源:懂私慕
“最不要臉的大股東減持!”散戶強力聲討,湧入證監會官網投訴!流氓公告分紅利好—>股價暴力拉昇—>實控人狂賣12%—>分紅取消..
這個週末,有一家公司被投資者罵上了雪球App熱搜榜。
大家紛紛表示:“電影裏都沒有的劇情,竟然在2023年的港股上演了。若港交所不作爲,這寫進港股的恥辱歷史中並不過分。”

目前已有大批投資者湧入香港證監會網頁投訴,不少投資者表示:“真是最無恥的上市公司。”究竟發生了什麼?
魯大師減持事件,
爲何股民都在說“三觀盡碎”?
讓我們一起回顧下事件發生脈絡。
9月11日,魯大師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預計將在下週召開董事會審議派發特別股息的議案,只是並沒有確定具體的分紅額度,分紅消息爆出後,魯大師股價在9月12日暴漲50%,此後6個交易日股價累計大漲70.80%。

但是在9月20日,魯大師突然單日急跌48%,投資者一臉茫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9月21日上午6時20分,魯大師發佈公告:表示經作出適當查詢後,董事會獲本公司主要股東誠盛有限公司告知,誠盛今日於公開市場自願出售3434.3萬股股份,佔本公告日期已發行股份總數約12.77%。公司預期出售事項將不會對本公司之業務營運及管理層組成產生任何重大影響。
9月21日晚上8時30分,魯大師再次發佈公告:因公司的股價出現不尋常波動,董事會會議取消舉行,特別派息議案終止。

9月22日,魯大師股價開盤下跌16%後反覆震盪,最終收跌8.85%,報1.03港元,成交額1354萬港元,市值2.77億港元,而最近三個交易日,魯大師股價已跌超40%。
事情一經公佈,不少股民加入討論,甚至有股民拉羣召集投資者向香港證監會投訴,認爲魯大師“惡意發佈分紅消息,唱高散貨,徹徹底底的流氓行爲。”

股民吐槽:宣佈派息、拉高減持、取消派息,將中小股東玩弄於股掌,在大A股離婚後因政策原因減持不掉了,然後跑港股來割韭菜來了,真的硬核!
減持是否違規?
市場討論較多的是,利用分紅消息拉高股價後,主要股東減持,然後分紅取消,這一系列操作是否違規?
不少投資者質疑魯大師是否涉嫌“唱高散貨”。
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懷濤對記者稱,“唱高散貨”計劃屬於操縱股票市場的手法之一,一般爲通過各種手段推高股價,然後利用社交媒體平臺散播“內幕消息”,誤導投資者買入流動性低的股票,再將股票拋售套利離場。
近期,香港證監會正重點打擊“唱高散貨”行爲。據媒體報道,4月25日,香港證監會宣佈向10家證券行發出限制通知書,禁止它們處理或處置31個交易賬戶內的某些資產,這些賬戶疑似與社交媒體“唱高散貨”騙局有關。
香港證監會此前發佈的調查顯示,唱高散貨是指一方先透過各種手段推高股價,然後利用社交媒體平臺誘使投資者買入流動性低的股票,再將股票拋售。其中造市團隊負責負責製造交投活躍的假象,以引誘投資者參與,並透過控制代理人的證券帳戶來推高股價。散貨團隊負責經營社交媒體帳戶,誘騙投資者以被推高的股價向詐騙集團買入股份,然後“按部就班”執行散貨程序,直至最後完成拋售股票爲止。
雖然是否涉嫌“唱高散貨”暫不可考證,但有業內人士認爲,從深層次來看,魯大師借利好“出貨”與其在股市表現不佳有關。魯大師近年業績企穩回升,但股價卻連續下滑。
魯大師是一傢什麼公司?
魯大師原來是一款個人電腦系統軟件,作者魯錦,它是首款檢查並嘗試修復硬件的軟件,當時國內最好的系統優化軟件之一。2010年加入“免費軟件起飛計劃”,成爲360旗下產品。
2019年10月在港股上市,發行市值6.89億,淨募資約1億港元;2019年是港股新股歷史上罕見的大牛市年份,魯大師錄得公開認購277倍,暗盤漲38.89%,首日更勁爆,大漲了218.52%。
截至2023年9月,奇虎360持股30.76%、上海嵩恆網絡17.58%、田野(董事會主席)17.07%,三者合計約65%。其餘爲公衆股東。

公司的營收主要來自兩塊:線上廣告服務(佔比約50%+):包括主頁導航服務、迷你頁彈窗服務和條幅廣告服務;線上遊戲業務(佔比約40%+):包括線上遊戲平臺營運及線上遊戲導流。
作爲輕資產的軟件公司,魯大師近年來維持不錯的盈利能力,毛利率50%、淨利率20%。但規模相對比較小,營收爲3-4億,淨利潤0.5-1億。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集團取得收入人民幣2.92億元,同比增加61.5%;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期內溢利2857.3萬元,同比增加21.2%。

此外,魯大師基本沒有借款,經營現金流>淨利潤,帳上現金充足,2022年期末現金5.3億。在9月12日發佈派息公告後,不少投資者對魯大師給予了正面的評價。
雪球用戶@一隻大飛貓認爲:“魯大師是一家盈利穩定、但規模/成長性一般、現金流健康、低負債、現金>市值、但沒有穩定分紅歷史的,一家有不小名氣的軟件公司。”
雪球用戶@投行小師弟表示:“魯大師所處的軟件行業,它的分紅率通常較低,因爲許多公司更傾向於將利潤重新投資到研發、市場推廣和擴張等方面,以實現長期增長。
分紅不僅是對股東權益的一種保障,也是對公司戰略決策的一種信任表現。因此,願意分紅的企業往往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從而推動股價上漲。”
如何看待此次操作?
雪球App上不少用戶都在討論此次減持事件。
雪球用戶@一隻大飛貓表示:“1、這幾年公司淨現金大於市值,幾乎0負債,資本支出很少,完全具備分紅能力,但只有2019年分了。2020-2022年不分紅。股價常年沒有成交額,是真的0成交額那種。
2、之前公告將於9月21日董事會會議考慮宣派特別股息。合理預計也就是相對於當時股價10%-30%的股息,不過市場幾天漲了近70%。
3、控股股東360,持股30%,趁大漲賣了一半的股份。昨天大跌47%,直接去歷史新低了。這種公司拉黑吧,你貪它那點股息,控股股東股份都全給你。”
雪球用戶@蝸牛徐表示:“實控人、管理層人品有大問題的公司再便宜也不能買。魯大師就是鮮活的案例。淨現金大於市值,市盈率小於5,又宣佈特別派息,這麼看股價夠便宜了吧。可大股東放消息炒高股價後立馬減持,然後說不派息了。
對比下來伯克希爾、中國神華、長江電力、網易這樣的對待小股東就公平多了,還不如建個良心管理層的公司組合,長期收益跑贏指數問題不大。”
雪球用戶@丫丫港股圈表示:“港股投資者都知道,雖然當下市場環境差,但港股不少低估值、高股息、賬面現金大於市值的公司,投資者還是會珍惜的,能夠接受拿股息陪公司穿越低迷之際。
若本次沒有相應的處罰給到周鴻禕的誠盛公司,以及魯大師管理層,是不是就意味着其他港股公司也可以這樣操作呢?也可以這樣欺騙投資者?在A股證監會大力監管的情況下,這真是給港股監管一次考試的機會。”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