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鐵車輛運營管理規模突破10萬臺 再創行業里程碑
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經過十一五到十四五的發展,已經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新能源車作爲國家“雙碳戰略”的重要一環,已經進入到新一階段的高速發展。作爲行業領軍企業,地上鐵始終與行業共增長,近日又一次創造了行業發展里程碑:經過8年佈道深耕,地上鐵新能源車服網絡(以下簡稱地上鐵)運營的新能源物流車數量已突破10萬臺。
2023年9月22日,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物流與供應鏈博覽會期間,地上鐵與深圳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聯合主辦的《數智共融“1”起增長》暨地上鐵2023創連大會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召開。地上鐵代表在會上發表主題講演,分享了經營經驗與數據:其運營管理的新能源物流車數量已突破10萬臺。
參會的行業領袖、客戶代表與生態夥伴,一起見證了該行業里程碑,並舉行了發佈儀式。地上鐵新能源車服網絡董事長兼CEO張海瑩、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會長孫衛平、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助理&物流裝備專業委員會主任馬增榮,以及寧德時代、上海啓源芯動力、國銀金融租賃、江蘇銀行深圳分行、深圳越海全球供應鏈、德坤物流、深圳市機場國際快件海關監管中心等相關負責人上臺共同點亮大屏幕——地上鐵運營車輛突破100000臺。

這是我國新能源物流行業單一企業運營新能源物流車規模首次突破10萬臺,是企業的經營成績單,也是行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對行業而言,單一企業的新能源物流車運營數量突破10萬臺,意味着我國新能源物流車行業已經完全具備了規模化、標準化的市場經營基礎,行業將進入更快的發展階段。作爲首個實現該規模的企業“地上鐵”,如今達到10萬級運營體量,說明其已經探尋到了規模化經營發展的成功實踐模式,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形成了經營閉環。
地上鐵創辦於2015年,實現10萬臺的運營規模用了8年時間,經歷了業務模式論證、業務市場化運營、規模化發展,以及數智化升級等階段,過程中也遇到了行業所共同面對的很多問題,例如:用車成本高、車輛維保難、運力保障缺、管車效率低等。地上鐵堅守初心,用數智化服務網絡,連接新能源物流行業上下游,圍繞整個生態的價值鏈做資源的合理分配,通過不斷的實踐創新,爲客戶和行業創造價值,從而解決束縛行業規模化發展的困難。在上游,地上鐵與汽車製造商合作,通過標準化大小三電推進車輛和接口的標準化,提升汽車製造運作效率和交付效率;下游爲以物流企業爲首的客戶提供新能源物流車用車、運力、服務、車管等服務在內的解決方案。同時,地上鐵深入車後市場,通過全量數據平臺建立以技術驅動的數字智能化運營體系,實現新能源物流車全生命週期的殘值管理,賦能行業集約化、規模化良性發展,推動新能源物流車在同城貨運行業的普及。

10萬臺是發展的里程碑,也是新的起點。目前,地上鐵服務網絡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運營車輛規模達到100000輛,連通充電樁90萬根,已參與20多個重點城市的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創建,並逐步拓展東南亞等海外業務市場。接下來,地上鐵將依託8年運營經營,10萬臺運營規模,海量的運營數據與合作伙伴的支持,成爲新能源城配用車的新基建,加速效率飛輪,並將城配的新能源經驗複製到更多新的應用場景,如冷藏、重卡短駁、輕卡換電等,進一步推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持續爲客戶創造價值,以“服務化”賦能行業中的每一位參與者實現效率與價值的提升,持續推動行業的標準化和智能化,讓新興生態因地上鐵而變得簡而有道,讓城市更綠色,物流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