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涉及上億元的礦堆資產被侵佔,卻到次年才披露相關信息,鵬欣環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鵬欣資源”)及其時任相關負責人近日被上交所通報批評。

據上交所9月27日公告,2022年7月份,鵬欣資源的控股子公司希圖魯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SMCO”)的低品位高鈣礦被傑卡明侵佔並陸續轉移,涉及賬面價值1427萬美元。SMCO通過自力救濟及司法救濟,但尚未取回礦堆控制權,並導致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確認營業外支出9520.93萬元,佔其上年度經審計歸母淨利潤的128%。

事關子公司重大資產,但一直到今年1月21日,鵬欣資源才正式發佈公告披露此事。因此,上交所對鵬欣資源及時任董事長、代董事會祕書王晉定,時任常務副總經理儲越江予以通報批評。

爲何在案發時隔半年後的次年才披露相關信息?鵬欣資源方面的解釋是,案涉事項發生時,因控股子公司被拉走的礦石權屬未明、計量不準,無法判斷是否對公司造成損失,公司計劃待事實清晰後再行公告。

關於此事更多細節及對公司經營發展的影響,9月28日,鵬欣資源董祕辦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可以查閱公司披露的相關公告。鵬欣資源方面則表示,公司後續將加強內部控制及信息披露管理,切實提高公司規範運作水平,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

禍起價值9500萬元礦產糾紛

此事起源於鵬欣資源的控股子公司SMCO與其參股股東La Généraledes Carrièreset des Mines(下稱“傑卡明”)之間的糾紛。

2022年7月,SMCO的低品位高鈣銅礦被傑卡明侵佔並陸續轉移,涉及賬面價值1427萬美元。SMCO通過自力救濟及司法救濟,但尚未取回礦堆控制權。該處低品位銅礦石礦堆平均品位約2.3%,總量約爲127.26萬礦石噸,賬面價值摺合人民幣約9500萬元,鑑於希圖魯礦業已暫時失去對該礦堆的控制權,公司將9521萬元計入營業外支出,佔其上年度經審計歸母淨利潤的128%。

按照相關規定,鵬欣資源應當履行臨時公告義務,向投資者及時揭示相關風險,但公司直至今年1月21日才披露關於控股子公司重大事項的提示性公告。上交所認爲,公司控股子公司的重大資產被侵佔,導致公司發生重大損失,但公司未及時披露,影響投資者知情權。並且,公司時任董事長、代董事會祕書王晉定,時任常務副總經理儲越江均未勤勉盡責,對公司上述行爲負有責任。

對此,時任常務副總經理儲越江提出異議,他辯稱:一是,案涉事項發生時,因控股子公司被拉走的礦石權屬未明、計量不準,無法判斷是否對公司造成損失,公司計劃待事實清晰後再行公告。期間,公司積極通過各種途徑維護自身資產和權益。在控股子公司於2023 年1月5日提供正式報告彙報礦堆被佔情況後,公司進行覈實確認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二是,其自2022年1月辭去董事會祕書後,在公司擔任常務副總經理,負責公司日常運營,不代行總經理職責,不應承擔信息披露違規責任。

但上交所並未採納上述申辯理由。上交所紀律處分委員會經審覈認爲:上市公司遭受重大損失的,應當及時披露重大風險情形及對公司的影響,保障投資者的知情權,不得僅以相關事項結果尚不確定爲由不予披露。本案中,公司控股子公司大額資產被參股股東侵佔並轉移,涉及金額及佔比較大,對公司造成重大損失。但公司未按規定在上述重大事項發生後及時以臨時公告的形式對外披露,遲至次年纔對外披露具體事項,違規事實清楚。儲越江作爲時任常務副總經理,未勤勉盡責,對公司違規行爲負有責任。

最終,鵬欣資源,公司時任董事長、代董事會祕書王晉定,公司時任常務副總經理儲越江,被上交所作出通報批評處分。

鵬欣資源在2023年半年度報告中披露,2023年3月31日,SMCO起訴傑卡明侵佔礦堆的案件在利卡西高等法院正式立案。利卡西高等法院分別於2023年4月27日、6月22日組織開庭審理,均因對方申請延期組織開庭,當庭未進行判決審理。

信披“遲到”爲何屢禁不止?

據公開資料,鵬欣資源主要業務是金屬銅、金、鈷的開採、加工、冶煉及銷售。公司成立於2000年9月,2003年6月上市。公司核心資產位於剛果(金),該國位於世界上最著名的加丹加弧形銅鈷成礦帶。涉及上述被侵佔礦產的希圖魯銅礦已經生產10年。

鵬欣資源對此次礦堆被侵佔轉移事件未及時披露作了解釋,但還是不可避免會造成相應的影響。

除了被監管層處罰,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海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當上市公司不及時披露重大資產被侵佔的情況時,可能還會對投資者和整個市場產生系列影響,首先是誤導投資者。不及時披露重大資產被侵佔的事實,可能導致投資者對公司的真實財務狀況和運營情況產生誤解,從而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其次,還會造成股價波動。如果重大資產被侵佔而未及時公告,這可能會導致股價出現大幅波動,對投資者造成損失。此外,公司聲譽會受損。不及時披露重大資產被侵佔的情況可能導致公司的聲譽受損,這可能會影響公司的業務發展和未來融資能力。並且,還會面臨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因不及時披露重大資產被侵佔而導致投資者受到損失,公司可能會面臨法律責任和賠償要求。

事實上,上市公司信披不及時屢禁不絕,鵬欣資源此前也數次因信披不及時收到監管層的處分。被處分原因爲未及時披露重大合同進展、未及時披露對外投資重大變化等。

信披不及時爲何屢禁不止?李海波分析認爲,主要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比如,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道德風險和利益驅動等。

爲了進一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他認爲可以採取系列措施,比如,公司層面,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董事會、監事會和股東會的職責明確和相互制衡,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準確性;上市公司應加強董事、監事、高管和投資者關係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其信息披露意識和能力。並建立內部風險管理和控制體系,加強對重大事項的監管和風險控制,防止出現重大資產被侵佔等事件發生。同時,應積極配合外部監管機構的調查和審計,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監管層面,則可以制定更加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法規,並加大監管力度和處罰措施,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李海波表示。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9月28日收盤,鵬欣資源收漲0.32%,報3.17元/股。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