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財經APP訊——今年7月,當沙特宣佈自願進一步減產時,交易員們對此不屑一顧。價格沒有變動,所有人都在關注中國和美國的需求。三個月後,情況看起來大不相同。沙特和俄羅斯宣佈將聯合減產延長三個月,預測者將注意力轉向了供應。事實證明,由於需求強勁,供應本來就很緊張,這隻會加劇失衡。

首先,沙特和俄羅斯都需要更高的油價。其次,與以往OPEC+減產以提振價格不同,美國頁岩油產量激增的風險很低。美國頁岩油正享受着新的、更有紀律的產量增長方式,並採取緩慢的方式,而不是每次WTI價格上漲1美元就急於增加鑽井平臺。

在這種特殊情況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人急於鑽機:達拉斯聯儲銀行能源調查上週顯示,美國的鑽井公司仍在應對大幅的成本通脹,並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到明年。

因此,美國頁岩油產量的增加,填補了130萬桶/天的缺口,隨着這些主要挑戰的消失,沙特和俄羅斯基本上是穩賺不虧的Energy Aspects的分析稱,沙特第三季度的石油收入可能比上一季度每天高出3000萬美元。這比第二季度增長了5.7%,即增加了26億美元報告還稱,在此期間,俄羅斯的石油收入可能增加了28億美元。單獨計算出,僅9月份俄羅斯的油氣收入就可能達到76億美元,比8月份的收入高出14%。

有報道稱,沙特和俄羅斯的舉動存在風險。在其他情況下可能是這樣。當一家產油國減少其供應時,通常會有另一家產油國填補真空,或者減產根本無法影響油價,7月份沙特就發生了這種情況。但後來情況變了。

如前所述,沒有其他產油國能夠填補沙特和俄羅斯石油留下的真空,沒有人這麼做。儘管略有延遲,但減產措施起到了作用,它們推高了價格,而且還在繼續推高。因爲需求。

過去兩週,國際能源署(IEA)就石油需求問題發佈了兩份最新報告。第一份報告是《世界能源展望》的預告片,稱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前見頂,天然氣和煤炭的需求也將達到峯值,它們的命運取決於它們的替代品,風能、太陽能和電動汽車。

那是兩週前的事了。上週,IEA發佈了最新版的“淨零排放路線圖”,其中表示,到2030年,石油需求必須下降約三分之一。換句話說,它不會獨自下降,但如果世界堅持淨零排放,它就必須下降。

包括沙特在內的產油國並不歡迎IEA發出的信息。沙特一再警告稱,在新增油氣供應方面的投資不足,而像IEA這樣的信息可能會導致投資興趣下降,從而危及供應安全。事實上,就在IEA的Fatih Birol 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發表首份最新石油需求報告後不久,摩根大通的能源股票研究主管Chrystian Malek就預測,碳氫化合物將進入一個波動的超級週期,原油價格達到每桶150美元並非不可能。此外,他說,由於供應短缺,超級週期可能會使油價在2030年之前保持在100美元以上。預測石油需求見頂並表示必須見頂,並不足以降低油價。這是實際需求的工作,當價格過高時,實際需求往往會開始下降。因此,唯一的問題是,什麼樣的價格過高?Lipow Oil Associates的Andy Lipow上月表示:“我認爲,原油價格需要達到每桶100美元到110美元,汽油價格升至每加侖4.00美元到4.25美元,消費者纔會改變他們的駕駛習慣,從而導致需求破壞。我們確實認爲,當WTI價格高於每桶95美元時,需求將大幅減少,這將推動該商品回到我們的公允價值範圍。”

但這並不普遍,它甚至可能不是真的。當人們需要開車的時候,他們就會開車,不管每加侖汽油的價格是多少。印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油價不斷上漲,但印度的石油需求也一直在上升,儘管預測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石油需求將放緩。

隨着今年最後幾個月的節日季開始,以及明年,似乎無論價格走向如何,預計價格還會進一步上漲。

沙特和俄羅斯的減產可能是有風險的,但風險是適度的。石油需求的韌性繼續保證這些舉措的成功,唯一真正重要的問題是,需求在什麼時候開始被高油價所侵蝕?

布倫特原油連續日線圖北京時間10月2日12:46 布倫特原油連續 報 92.42美元/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