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主板成交和估值都較低迷 機構稱積極因素逐漸累積
財聯社10月3日訊(編輯 童古)上週全球市場持續盤整。美債和美股市場動盪,10年期美債利率升至15年來最高水平的4.63%,疊加恒大9月24日以來的負面消息,港股市場也表現不佳,恒生指數下探至17,353附近,創去年11月以來新低。
慶幸的是,與前一週相似,上週五港股市場出現明顯反彈,恒生科技指數和恒生指數單日分別上漲3.77%和2.51%,主要受益於10年期美債利率上行的邊際動能減弱,以及深圳優化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等利好消息。

中金公司發佈研報稱,市場仍然處於他們之前強調的18,000點支撐線附近。中金認爲市場更容易在這一水平出現反彈,下行空間相對有限。
中金公司表示,當前市場處於“政策底”,情緒底似乎也近在眼前,具體表現爲港股主板成交額延續低迷、估值持續低迷、VIX指數近期攀升等。這一背景下,市場對積極信號的顯現可能更爲敏感。

一方面,整體經濟增長復甦勢頭似乎有所增強。另一方面,更多有效的利好政策不斷出臺。
地產方面9月25日存量房貸調整利率正式落地、深圳優化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財政方面化債也取得更多進展,9月26日內蒙古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貨幣政策方面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三季度例會表態積極,重申逆週期調節;此外中美關係也取得新進展。
然而,外部環境方面仍然存在挑戰。美國國債收益率已攀升至15年來高位,短期或維持高位震盪,美國政府關門可能性猶存,也會抑制市場情緒,值得密切關注。

中金重申此前觀點,市場“下有底,上有頂”,未來市場表現取決於更多切實有效政策措施的兌現。
中金認爲,當前環境下,啞鈴結構配置策略仍行之有效。
穩定現金流板塊(高分紅比例,如電信、公用事業和能源)近期持續受到市場和資金流向追捧,儘管可能存在一定獲利回吐,但長期看仍有投資價值。
預期現金流改善板塊(對經濟增長修復或政策支持敏感板塊,如汽車、耐用消費品、科技和部分互聯網等)可能在增長弱修復背景下更具確定性。
與此同時,中金建議投資者關注受益於政策優化的領域,例如可選消費、一部分供給約束的資源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