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3日讯 (赵金良 记者 杨帆) 9月29日4时许,一阵急促的提示音打破了中秋节的宁静清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海拉尔电务段海拉尔通信车间满洲里国际电报所内,电报员王海艳迅速来到布满俄文的电报终端前,开启了新一轮的铁路国际电报收发工作。

电报,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仿佛早已淹没于浩瀚的信息化时代。然而,通信电报在铁路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它既是凭证,又是指令。王海艳和3名工友在负责境内信息传递的同时,还肩负着国际铁路合作组织的电报收发、传递工作,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欧班列平稳运行的联运窗口。因为她们准确地传递着客货运输的相关信息,所以号称铁路线上千里送信的“小白鸽”。

“我们所从事的铁路电报业务,自中东铁路开通运营时便应运而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这项业务看似简单,但责任重大,是确保货物精准运输的关在所在。每封电报都必须经过自检、互检、总检3个环节,在确定收报单位、电报号、等级、受理时间和电报内容等全部正确后才能发出,出一点错都会造成货运停摆、交易双方无法正常取货。”王海艳介绍道。

9月初的一天,电报所工长刘振影在工作时发现,俄方电报机提示音异常,经分析,刘工长和工友们一致认定是俄方电报终端故障。确定问题点后,她们及时与俄方沟通,在俄方技术人员的远程指挥下,利用50分钟成功解决该问题。在“双节”来临前,她们又诚邀俄方7名技师到班组调试俄方设备,安装国际电报备机。“中国的设备和人员都是好样的,这些年我们一直加强联系、保持交流,她们收发电报很及时很认真,给我们代维的设备状态也很好,和她们合作,我们放心。”俄方领队博尔贾电务段副段长亚历山大·谢尔盖先生说。

“双节”期间,王海艳和工友们始终日夜坚守岗位,他们用责任和使命,保证传承一个多世纪的电波永不消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