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10月7日,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在多个法拍平台查询发现,有多笔中小银行股权将低至1元起拍,吸引众多投资者围观。但即便如此,参与竞拍者仍然寥寥无几,多数拍品已是二次“亮相”拍卖平台。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以来,中小银行股权拍卖情况整体欠佳,现两极分化趋势,股权拍卖频频遇冷或与股权价格及投资者对银行的盈利预期等多方面有关。

惊现1元起拍价

10月7日,记者在阿里拍卖、京东拍卖等多个平台发现,有多笔中小银行股权起拍价设置为1元,其中,包括顺德农商银行、兰州农商银行、江门农商银行、鞍山银行等。

记者发现,1元起拍的银行股权多为自然人持股,份额多在10万股以内。但即便起拍价已降为1元,竞拍者仍然寥寥无几。

例如,于7日晚间开始竞拍的10万股兰州农商银行原始股权,评估价为18.4万元,起拍价仅为1元。截至记者发稿前,已迎来625次围观,竞拍价已至50001元,但报名者仅有6人。

另有达州农商银行9万股自然人原始股权,评估价高达19.53万元,将于8日晚间1元开拍,截至目前只有1人报名参与。

此外,记者注意到,1元起拍的银行股以二次拍卖的居多,多数股权此前已经历过一次流拍。

对此,记者联系了多家经营银行股权拍卖业务的产权交易公司,部分代理人向记者表示,对于中小银行股权而言,尤其是自然人股权的拍卖,因无人参与而流拍是常事。因此不少法拍人为增加拍品的关注度,吸引竞拍者注意,就以极低金额作为起拍价,也有部分股权因多次流拍,不得不将起拍价降低以增大成交概率。

但记者也发现,“1元起拍”多为拍卖的噱头,竞拍者真正能以极低价格“捡漏”的机会并不多。

例如,9月初结束的一场拍卖中,1元起拍的评估价为18.4万元的10万股兰州农商行股权,在二次拍卖中经32次出价,最终以6.6万元价格拍出。

某产权交易公司代理人文经理告诉记者:“起拍价虽为1元,但是从目前拍出的记录来看,对于部分优质股权,往往会经过多轮竞价,最终拍出价格基本可以回归股权在拍卖市场中的实际价值,通常在评估价的三折至五折之间。”

此外,谈及中小银行股权参与者较少的原因,文经理表示:“多数区域性中小银行在全国范围内不具有知名度,一般都是当地人参与竞拍,因此参与者相对较少。另外根据平台规则,出价者需先冻结1万元保证金,同时部分拍卖公司设定需至少两人报名出价,因此以2000元的加价幅度来看,拍得股权的成本并不低,这就筛除了盲目跟风凑热闹的参与者。”

中小银行股权为何频遭流拍

记者注意到,除上述小额的自然人股权拍卖遇冷外,今年以来,多家法人所持有的中小银行股权也被挂牌拍卖,虽折价起拍但也无人问津。

日前,中原银行1.68亿股权在网络平台拍卖,评估价2.96亿元,起拍价直降7000万元,以2.26亿元起拍,但无人出价最终流拍。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遇冷主要是股权价格问题,同时还有投资者对银行的盈利预期等方面的原因。

东方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阮军认为,中小银行股权流拍一方面是股价较高,原持股机构或投资者现金流相对有限;另一方面是投资机构或投资人对于未来股价走势比较担心。从行业来看,与中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的生存压力和生存能力相对比较弱,机构投资者对于是否拍下其股权会更谨慎一些。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中小银行股权拍卖情况整体欠佳,现两极分化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股权交易市场开始活跃。目前部分经营前景较好的银行股仍受追捧,但部分起拍价格高、经营状况及资产质量欠佳的银行,股权成交遇冷成常态。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只要信息披露充分,定价合理,随着中小银行内部治理不断完善,经营与风控能力提升,宏观经济形势转好,中小银行股权遭流拍情况或将有所减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