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是怎么产生的?

如果你在北京乘坐过出租车,你可能会无意间发现两个“门槛最低”的社会科学专业。一个是国际关系,另一个就是宏观经济。除了和你聊天气之外,司机师傅的嘴里也少不了这两个话题。

“你看了美国那个商务部长的照片了吗?用华为手机给拍的……你说制裁了那么多年,愣是没制裁住,华为真是太给中国人长志气了……”,那口气恨不能像刚刚参加完新闻发布会一样。

“我刚听广播,说这个月物价又涨了,那个什么指数又涨了2点多,你说这老百姓日子容易么……”,绝对忧国忧民。这里绝没有贬低同行的意思。只是说,这两个方面的话题上自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是大家所关心的。

既然宏观经济学这么重要,老百姓这么关心,那研究宏观经济的学问重不重要?

不过,宏观经济学也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情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当时的英国女王质问:这么多经济学家,为什么没有人预测到金融危机?如果在一群经济学家中碰巧有一位宏观经济学家,当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可能会同时看向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同事:“对啊,你们为什么没有预测到金融危机?”最后,宏观经济学家只好尴尬地说,“其实预期金融危机并不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没错,你真的没听错!这的确是主流宏观经济学家的解释。预测经济危机的确超出了现在主流宏观学的范围。

那么,宏观经济学究竟是干啥的?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或者不同国家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支。

和微观经济学比起来,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年轻分支。如果从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算起,经济学已产生快250年了。即便从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等等算起(供给曲线、需求曲线,这些今天看起来最不起眼的经济学分析工具,据考证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发明的),经济学大致也快产生了150年了。然而从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算起,宏观经济学诞生不足区区百年。在宏观经济学诞生之前的半个多世纪内,没有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学并没有让经济学家们觉得有什么不妥。经济学家并没有觉得学有余力,非要发明出一种叫“宏观经济学”来搞搞理论创新。

然而故事发生在1929年,这一年爆发了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即我们在中学历史里学的“1929-1933年大危机”或者称为大萧条。事实上1933年并不是危机的结束,而仅仅是危机最严重的年份而已。危机真正结束得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了,这是后话。面对危机,西方国家从政界到学界都蒙了!因为经济学家说如此大规模经济危机不可能发生,更别说怎么应付经济危机了!

宏观经济学诞生之前的经济学家们,普遍信奉自由市场经济,坚信价格对供需的自发调节机制和市场经济的内在稳定性,认为在没有外在冲击和干预下,市场经济可以平稳运行。关于市场经济的内在稳定性,瑞典经济学家克努特·维克赛尔(Knut Wicksell)有一个经典的比喻。他把一国经济比喻成一架“摇摆木马”。在没有外力撞击时,木马原地不动,代表市场经济自身的稳定状态。当有人用木棍撞击木马时,木马将会有规律地摇摆,代表外在冲击或干预是导致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撤去撞击后,木马最终会回到均衡状态,反映市场经济的内在稳定性。然而,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彻底打破了古典经济学的教条。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看起来不像一架摇摆的木马,更像是一架倒掉的木马。

如果说这时候所有的国家一起“摆烂”,那么西方发达国家还是“矬子里的将军”,然而这时候偏偏有个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很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得很快。这个国家就是苏联。这一时期苏联取得了快速工业化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成就,也给西方发达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着空前的信任危机。

西方国家亟需解决三个问题:

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之前经济学家说不会发生危机)

如何解决经济危机?(经济学家和政府束手无策)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有没有希望?(拿什么挽救对资本主义世界失去的信心)

2018年,经济学家阿萨里迪斯(Azariadis),在《经济学文献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发表了一篇讨论宏观经济学史著作《宏观经济学史:从凯恩斯到卢卡斯及其后》的文章,开篇便提到,“从现实层面看,宏观经济学是为了理解和应对经济周期、银行危机和失业,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等社会问题而出现的;而从理论层面看,宏观经济学是为了回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批判而发展并完善起来的”。

在此背景下,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宏观经济学才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诞生。凯恩斯因此被后世经济学家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但是在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诞生之前,经济学家就已经深入研究一些宏观经济问题了。

顺便说一句,虽然凯恩斯是“宏观经济学之父”,但“宏观经济学”这个名词,据说是由挪威经济学家朗纳·弗里施(Ragnar Frisch)发明的。1969年,弗里施因为创立了计量经济学而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施的经济学理论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之后的经济周期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他的思想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并未获得重要位置。

作为“救火队员”的宏观经济学

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到底给西方世界造成了多大的信仰危机?让我们看看数据就明白了。

先来看看苏联这个国家。苏联成立于1922年,当年的人均GDP为974美元,美国为10010美元,苏联人均GDP约为美国的9.7%。1929年金融危机爆发时,苏联人均GDP达到2209美元,美国人均GDP为11954美元,苏联人均GDP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1930年至1933年,美国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为-10.5%、-7.1%、-15.6%和-4.0%;同期苏联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为4.5%、1.0%、-1.5%和3.7%。到1933年末,苏联人均GDP已经达到美国的29.6%。

尽管在这一时期,苏联人均GDP的绝对水平仍然比美国低得多,但却表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对西方世界造成了重大冲击。一些西方社会的精英分子,甚至积极投向社会主义。与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相比,苏联的计划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陷入重重危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迫切希望找到一种新的理论来帮助它们克服危机,在与社会主义的竞争中生存下去,甚至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这一背景下,以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代表,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新分支应运而生。

美国和苏联人均GDP增长率(1910-1940)

数据来源:Maddison Project Database(MPD), 2020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并没有一味地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唱赞歌,而是指出:由于各种因素,包括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投资需求递减以及投资者信心变化等,市场经济可能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从而导致经济衰退甚至经济危机。不过,凯恩斯也开出了应对“有效需求”不足的药方,即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除此之外,凯恩斯还认为在经济危机期间货币政策无效,因此应对危机主要依靠财政政策。

作为“双刃剑”的宏观经济学

自诞生之日起,宏观经济学就经常扮演“救火队”的角色。不过,宏观经济学可不是万能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如同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造福社会大众;而如果运用不当,就可能变成麻烦制造者。

学习过中学历史的同学都知道,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一种被称为“滞胀”(经济停滞加通货膨胀)的状态。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低,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比较慢,而通货膨胀率比较高。事后来看,造成这种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宏观经济理论本身的错误;另一个原因,是在错误理论指导下过度采取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

“滞胀”绝不是唯一的例子。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被认为是继1929年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或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市场的崩溃。而房地产泡沫和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泡沫的产生,事后被认为是危机之前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过度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美国货币政策的指导理论,就是自21世纪之后出现的所谓的宏观经济学的新共识(New Consensus in Macroeconomies)。

这两个例子说明,宏观经济理论有误,或者政策运用不当,就会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灾难。不过大家也发现,在危机形成前夕或者危机形成过程中,将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错误或者危机识别出来并加以制止,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经济理论往往是被经济危机所证伪,代价何其沉重!

(作者范志勇为中国人民大学崇实书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安戈洋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