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盘中行情解读

今日市场再现普跌格局,截至午间收盘两市不足600只个股收红。多个方向几乎全线下跌,此前相对强势的医药股也迎来大幅回撤。截至14:00,全市场最大的医疗设备ETF(159873)下跌超2.1%,创新药沪港深ETF(517380)下跌超2.5%,成份股中$诺唯赞(688105)下跌超8%;药明生物跌超5%;泰格医药海尔生物乐普医疗等跌超3%。

目前市场仍处于震荡走低的弱势整理格局之中,整体的环境尚不支持市场形成一个具有延续性的新热点,故以创新药、医疗设备为代表的医药主线方向后续仍有望迎来更多的资金回流

基金经理热点事件答疑

北京时间10月2日傍晚,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博士和德鲁·魏斯曼(Drew Weissman)博士共同获得了这一奖项。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他们对“核苷碱基修饰”的发现,使研发出有效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成为可能。

1、在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为人类送来了光明和温暖,而张文宏教授评价mRNA疫苗技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盗火”,这无疑是很高的评价了,mRNA疫苗技术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传统疫苗(如灭活疫苗)是通过对病原体进行处理,使其失去病原性但保留结构,进而激活免疫系统。而mRNA疫苗直接输入人体细胞质,通过细胞质层面的蛋白质表达实现免疫保护。这种新技术不依赖病毒载体,因此具有创新性。

"mRNA"中的 "m" 指的是修饰的英文单词,即RNA修饰。mRNA技术的优势是可以避免传统疫苗可能引起的炎症反应,通过修饰mRNA降低炎症反应。这种技术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但直到2005年左右,科学家们开始发现新的修饰机制,用假的尿苷酸来替代尿嘧啶,解决了炎症问题。

这种技术的突破让mRNA疫苗可以绕过人类免疫系统可能数百万年形成的核酸识别和严重反应,实现在人体内的靶向分子做表达,这可视为领域底层技术的突破。同时,mRNA疫苗技术已经有了明确的应用场景,过去三年已经取得显著进展。

2、mRNA疫苗还可以应用在哪里

mRNA疫苗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最初研究方向是肿瘤或癌症。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mRNA疫苗进入了商业化阶段。

除了新冠病毒,mRNA疫苗技术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传染病,如狂犬病、寨卡病毒等。实际上,几乎所有我们可以想象到的传染病都可以利用mRNA疫苗技术进行开发。

在时间节点上,狂犬病疫苗就是一个例子。早在2016年到2017年左右,mRNA疫苗技术就已经开始在狂犬病疫苗上进行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这早于新冠疫情爆发。新冠疫情提供了大规模数据和临床样本,推动了mRNA疫苗技术的快速发展。

目前已上市的mRNA疫苗主要针对新冠疫情,但未来几年可能会有更多针对其他传染病的mRNA疫苗上市。

除了传染病,mRNA技术也在肿瘤学领域得到应用,包括治疗性药物和预防性疫苗。治疗性药物主要针对实体瘤,而预防癌症的疫苗主要应用于肿瘤学疾病,如黑色素瘤。

3、mRNA疫苗的轰动,自然引起了世界上众多药企的关注。从mRNA疫苗技术的落地情况来看,我国仅有一家企业的mRNA疫苗获批上市,此外能称得上有产品落地的,只有斯微生物的疫苗在老挝获批紧急使用,别的企业仍旧是两手空空,在国外大杀四方的mRNA疫苗,为何在国内反而杀得众多企业丢盔弃甲?

mRNA疫苗技术在国内落地较慢有几方面原因。

首先,从历史和技术发展角度来看,mRNA疫苗技术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真正的研究和突破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领先的企业如德国的BioNTech和美国的Moderna成立于2010年左右,而在国内,对于这一技术的专门研究和成立相应单位起步较晚,大约在2018年以后。

其次,国内的企业需要更多时间积累临床实验样本。疫苗研发需要大量的临床实验,而疫苗针对的对象是健康人群,因此临床实验规模远远高于一般药物。在临床实验方面,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找到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可能比较困难。

最后,全球上市的10款新冠疫苗中,国内只有一款正式获批上市,其他可能是有条件上市或被批准紧急使用。这也表明国内企业在将mRNA疫苗技术应用于实际产品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挑战。

总体而言,国内企业在mRNA疫苗技术方面起步较晚,但技术理解已经趋于成熟。未来,国内企业有望加速该技术的研究和落地,将其应用于更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4、mRNA疫苗技术获得诺奖关注能否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其他细分领域的增长?比如CXO等

mRNA疫苗技术获得诺奖关注是否能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其他细分领域的增长,我认为会。mRNA疫苗技术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与其他生物技术共同发展,补充彼此的缺陷,实现大规模应用。这也会带动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产生明显的增量。

举例来说,制备或生产mRNA疫苗需要较多步骤,包括从原液制备、装备、中间成分(如酶或脂质体)、过滤分离纯化等。这些步骤对应着生命科学上游领域的多个细分领域,涉及多个公司专门从事相关技术和装备的研发。

过去,这些细分领域可能没有明确的概念,但现在我们看到,与mRNA技术相关的这些细分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也快速提升,尤其在生命科学服务这个上游领域,国产企业也有了更高的渗透率。

5、从业绩来看,上半年医药板块各细分领域的业绩情况如何?

根据上半年业绩,医药板块各细分领域的情况存在分化。疫苗领域的业绩预计较好,可能符合或超出市场预期。血液制品、ToC端医疗服务(如眼科、口腔等)以及CXO企业的业绩也相对稳定且表现不错。

然而,部分领域存在业绩不确定性。医疗器械、耗材、体外诊断(IVD)及相关上游企业的表现可能不同,需要进一步筛选。原料药企业的业绩可能表现不佳,但可能接近周期底部,值得关注和研究。

整体来看,医药行业呈现分化状态,不同细分领域会有不同程度的景气度。医药行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包括多个细分领域,每个领域在不同时间段可能表现不同,投资者需根据个人偏好选择匹配您需求的基金产品。

6、当前医药的估值较低,但是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医药板块的估值还能否修复

当前医药行业的估值确实偏低,并且这种情况已持续相当长时间。后续能否得到修复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首先,估值低可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使投资结果不至于太差。其次,基本面逐步向好,许多细分领域已经走出低谷,表现出上升趋势。尽管存在担忧,如药物集采和医疗反腐,但基本面是决定股票价格的关键。

医药行业的估值修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估值部分反映了过去和未来业绩,以及市场对行业的预期。然而,短期催化剂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并不稳定。其次,行业间的比较也会影响估值修复。医药行业可能被市场低估,特别是在与其他行业比较时。

总体而言,在医药行业确定处于长周期底部的情况下,短期事件可能影响估值修复的速度,但不会改变修复的方向。利好事件可能加速估值修复的进程,但行业基本面和底部状态是决定估值修复的主要因素。因此,当前对医药行业长期看多的观点保持不变,不受特定时效限制。

7、近期医药板块回暖,您认为是短期诺奖催化带来的,还是说会有持续性行情?未来如何布局?

如果我对一个行业感兴趣,我会考虑如何做出投资决策,包括何时介入或参与,何时规避或观望。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关键:

首先,我会考虑这个行业是否具有长期确定的投资价值,即这个行业是否会长期稳定增长。医药行业在这方面没有疑虑,因为它是一个刚需性行业

其次,我会考虑介入时机,尽量在比较低估的时候介入。目前我认为医药行业仍然处于一个比较低估的阶段。

第三,具体到投资决策,我会考虑买什么、怎么买以及选择哪些产品。在医药行业这个大行业里,我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具体的产品或工具,比如生物医药或医疗设备与服务等。

总的来说,在确定了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和低估时机后,选择具体产品可能不会对投资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因为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比较便宜且基本面向上。我倾向于通过长期配置去分享行业成长和发展的红利,而不是博取短期的收益。

现在「同花顺ETF实盘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生物医药ETF (159859)、医疗设备ETF(159873) 正是精选指数之一。跟着牛人学操作,凭实力赢大奖:现金红包、飞天茅台、¥10万金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