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几年,流行在网上相亲。

来自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男女,在互联网上介绍自己的条件,并开出对另一半的要求。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位年薪税后170万的某大厂程序员。

他的自我介绍大致是:“85后,北京户口,本科读的是双非211,研究生读的是北大,有房有车,身高体重过关,父母都在体制内……”

而对女方的要求是,最好来自包邮区。

并且,要外表可人,身材在线,温柔贤惠,知书达理,会打扮,懂得人情世故,月入不低于1w,最好是独女,没有负债,有房有车更好。

将来愿意生2个孩子,丈夫主外,妻子主内。

当时看完后,李麻花的反应是:

“这个男人,怎么不上天啊?”

总结一句话,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虽然举目一望,祖国大地,能满足其中某些要求的,的确不少。

有些女性的心愿,不就是等着嫁人后迅速回归家庭,相夫教子吗?

然而,既要又要,就是他的不对了。

一般情况下,高学历的,有颜有身材还能凭自己本事月入1w的,都不太可能是一名传统女性。

新时代的独生女,随时都在想着,我要争口气,为了不变成那种传统妇女,要考第一名,要读好大学,将来要去国外看看……

至于某些异想天开的大龄男青年,谁理你啊?

《2》

想想,很多时候,买茶就和挑对象一样。

要把各种条件摆在明面上,再选择适合自己的。

比如,李麻花就曾经列举过,她未来另一半必须拥有的10个条件。

第一,有责任心,有担当。

第二,五官端正,身材高大。

第三,会做饭,会做家务。

第四,对待感情忠诚专一,有独立思想。

第五,不抽烟不好酒,爱读书,有气质。

第六,孝顺长辈,有正确的三观。

…………

现在终于知道,李大小姐为什么嫁不出去了,眼光这么高,世上有几人能入得了她眼呢?

【画外音】李麻花:这难道不是正常人都有的吗?

言归正传,在买茶叶时,挑剔的茶客们,往往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先前遇到过一位客人,指责村姑陈的肉桂不好,品质太差。

而据对方给出的判断理由,不是因为香气,也不是因为滋味,更不是因为不耐泡。

仅仅是因为,我们用的是牛皮纸泡袋,而非目前流行的长泡袋、高档礼盒。

于是,就被定义成了“劣质茶”。

这桩糊涂的冤案,简直要闹六月飞雪了。

x还有一次,有位大哥买了一份牛栏坑肉桂回去。

结果隔天就说,我喝过了,我觉得这是假的,冒牌牛肉,快给我退款!

最初村姑陈以为是出现了误会,可能是茶友被市场上的其他“假牛肉”洗脑了,也可能是冲泡手法不当,还有可能是单纯不喜欢牛肉的风格。

可是对方憋了半天,也没给出个合理的理由。

只用了三个字来概括,我觉得。

最后,还提出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你怎么证明你的这泡茶是牛栏坑的?”

一时语塞,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就像有人问你,你如何证明你是你母亲的孩子?你如何证明你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人类能验DNA,可茶叶呢?

之后,我把这句话原封不动,转发给武夷山胡歌。

当时他很无奈,没想到终有一日,会陷入自证清白的怪圈里。

《3》

村姑陈又四处询问了一圈,身边的朋友,买茶更看重什么条件。

首先问的,是W小姐。

“当然是品牌了,买茶就和买包一样,品牌才是王道。”

她一本正经地回答。

诚然,对于刚开始喝茶的新手,买品牌茶是一种保障。

因为品牌有知名度,同时也有美誉度,更容易令人信服。

虽然价格贵一点,但在大部分新手眼里,值得信赖。

不过,这几年来,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品牌,如春笋般冒出来。

有些是只专注一种茶,而有些是雨露均沾,各种茶类都卖一些。

至于品质如何,见仁见智。

所以,这几年的后台里,经常会收到茶友的提问:

“村姑陈,xx品牌的茶怎么样?值得买吗?值得存吗?”

诸如此类。

老实说,这种问题很难回答,回答了容易侵权,还有损同行形象。

以后类似的问题,还是别来问了。

信别人,不如信自己,如果愿意相信,不妨买一些回来试喝一下。

新手学习喝茶,不管是哪种茶类,都要靠多喝、多见识,才能增长经验。

不然的话,纸上谈兵,终究是很难学会识茶、辨茶的精髓。

《4》

其次问的,是C先生。

他是一位上班族,经常趴在电脑前,喝茶主要是为了提神,还有解渴。

从近一两年开始喝,以绿茶、白茶、茉莉花茶这类居多。

按照他所说,买茶更看重价格。

“我一个月工资就8000块钱,排除掉日常的吃穿用度,基本上每个月只能留500块钱来喝茶。”

有些看官或许会吃惊,500块钱能买到什么好茶?

当然可以了。

举个例子,2023年的一级白牡丹鹊桥仙,斤价不到900元。

假设按照一天喝一泡(5克)的频率来计算,一斤(500克)鹊桥仙,能足足喝3个月。

平摊下来,一个月才300元。

既能喝到高山的白牡丹,性价比又很高,是绝大多数茶客都能接受的价位。

再加上,C先生平时喝茶的场地,是在办公室里,用玻璃杯泡着喝。

如此一来,就更省茶了。

一次只要抓一小撮,差不多1-2克,就能泡出一杯鲜香四溢的茶汤。

故而,很多时候,他都是买罐装的白茶回去,一两百块钱。

放在办公桌旁边,差不多1个月喝完了,再买。

既能节省喝茶的成本,又能喝到不同品类的茶叶,何乐而不为呢?

同时也要提醒大家,重价格,不等于贪便宜。

有一些售价极低,低于市场正常价格的茶叶,不建议买,因为品质太差。

宁可少喝,也要喝好的。

《5》

最后,又问了L大哥。

这是一位原来喜欢喝普洱茶,这两年被白茶吸引过来的茶友。

白茶和普洱茶,都是能长期保存,有收藏价值的茶类。

因此,L大哥自称自己买茶,看重年份。

或许是习惯,他不能接受新茶。

即使他知道,白茶和普洱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新白茶也很好喝,鲜香醇爽,原汁原味。

不过,以自己喝茶多年的口味来说,他还是更喜欢喝老白茶。

每次有老白茶拿出来做活动,他都会囤一些。

喝茶,自然是可以追年份茶的。

只不过,有太多的人,因为没有分辨能力,又盲目追老,导致自己踩坑上当。

在贪心的驱使下,买到做旧茶。

当然,如果自己心里乐意,喝什么茶,都无所谓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