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2岁9个月登基,6岁退位,结束了清朝长达268年的统治。但是,按照《清室优待条件》,溥仪一直以皇帝身份生活在紫禁城,直到1924年被驱逐出宫。

在紫禁城中,清朝皇室每年可以获得400万两白银的补贴,侍卫、太监、宫女等照常留用。宫内依然还保有内务府、宗人府和慎刑司等机构,衣冠不改,触犯王法者由慎刑司处治。

因此,尽管已经退位,溥仪仍然是紫禁城的皇帝,过着非常优渥的生活。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他详细地记录了那段时光,还特别提到了自己的乳母,称自己一直吃奶到9岁。

我们知道,清朝皇室的小孩出生后,会由乳母进行喂养,而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溥仪也不例外。他的乳母是王焦氏,本姓焦,嫁与王氏,完整姓名不可考,直隶河间府人,也就是河北人。

王焦氏出生于1887年,比溥仪大19岁。因为家庭贫苦,再加上遇到水灾,父母放弃了几亩洼地,带着她和哥哥四处流浪。有好几次,父亲都想把她扔掉,但又不忍心,捡了回来。

原本,他们想投奔北京一个做太监的本家。但是,本家不愿意接纳,使得他们成了乞丐。溥仪写道:“北京城里成千上万的灾民,露宿街头,啼饥号寒。与此同时,朝廷里却在大兴土木,给西太后建颐和园。

上图:王焦氏

等到16岁的时候,王焦氏嫁给了一个有肺病的差役。而且,丈夫的脾气不好,经常打骂她。3年后,她刚刚生下一个女儿,丈夫就去世了。

迫于无奈,王焦氏选择去醇亲王府当乳母,并从20位候选人中胜出。理由是,她的体态端正、乳汁醇厚。王府方面开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不许回家,不许看望自己的孩子,每天吃一碗不许放盐的肘子等等。

为了拿到2两的月银,养活自己刚出生的女儿,以及年迈的公公婆婆,王焦氏答应了条件,成为了溥仪的乳母。

溥仪在回忆录中写道,自己听人说,当被突然从家中送到紫禁城,准备与慈禧见面的时候,自己一直哭闹不停。王焦氏看溥仪可怜,就拿出奶喂他,才止住了哭叫。但见到慈禧后,溥仪又大声哭闹起来,喊着“要嫫嫫!要嫫嫫(乳母)!”

因为从小被娇生惯养,并且被灌输了君权至上的思想,小时候的溥仪特别顽皮,形成了“冷酷无情、惯发威风的性格”。每当溥仪生气,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捉弄、体罚、责打太监,怎么劝也劝不过来。

有一次,溥仪玩救火用的唧筒,对着一个老太监喷水。后者只能跪在地上,被淋了好久,差点冷死。经过一番抢救,才活过来。

在偌大的紫禁城,唯一能管住溥仪的人,就是乳母王焦氏。又有一次,有个表演木偶戏的太监,把溥仪逗得很开心。为了奖赏太监,溥仪准备给他一块蛋糕吃,但在其中放了铁砂子。

王焦氏看到后,对溥仪说道,这样会崩了牙,没有办法吃东西,人不吃东西可不行。

溥仪说道:“我要看他崩牙的模样,就看这一口吧!”

乳母则说:“那就换上绿豆,咬绿豆也挺逗乐的。”

如此,那个太监才逃过一劫。溥仪写道,自己从小在宫里长大,只有乳母在身边的时候,因为她的朴素语言,才能想到自己与别人一样,都是人。

但是,到第9年的时候,因为一位妇差与太监吵架,太妃将妇差赶走,顺便赶走了王焦氏。为此,溥仪大吵大闹,却也无可奈何。

非常可悲的是,第3年的时候,王焦氏的女儿因营养不良而夭折了。醇亲王府封锁了这个消息,直到她出宫后,才知道自己的女儿早就死了。

溥仪结婚后,派人找到了王焦氏,并时常接她来宫里住。伪满时期,他把王焦氏接到长春居住。溥仪写道:“她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索要过什么。她性情温和,跟任何人都没发生过争吵,端正的脸上总带些笑容。”

尽管,王焦氏是皇帝的乳母,但却是那个旧社会,再普通不过的底层妇女。她把自己的青春都留在了紫禁城,用乳汁哺育皇帝长大,却没有办法养活自己唯一的孩子,甚至都不被允许知道孩子的死活。

好在,那样的社会一去不复返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