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宋辉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如何落实好这一要求成为保险业热议话题,头部保险机构的做法将对行业起到示范作用。

在金融监管总局1月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保集团、中国人寿集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信保、中再集团五家中央金融机构携旗下子公司,从服务我国现代化体系建设、服务企业“走出去”、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等方面,给出了来自中央保险企业的方案。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国人保集团将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主要抓手。中国人保集团战略部主要负责人张宝辉表示介绍,中国人保集团通过保险保障和险资投资两端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前11个月,累计为90余万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超900万亿元;截至2023年11月末,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投资规模超2400亿元。

具体来看,张宝辉表示,主要从四方面入手:一是提升制造业保险支持水平,创新推出生物医药等产业园区保险综合服务方案;二是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产业的保险服务,向专精特新企业推出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保障的专属保险产品,2023年前11个月共承保高新技术企业10.6万家;三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水平,重点支持电力、海风、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四是创新推广绿色保险产品供给,积极开拓新能源产业保险。

中再集团则以支持国家重点领域为切入口。中再产险副总经理王忠曜表示,中再产险常年支持C919国产大飞机、国产卫星、蛟龙一号等建设,累计提供再保险风险保障1000亿元。2024年,公司将提升对重点工程、重点科研成果、重点科技突破等领域支持力度,加速推进“保险+风险管理+服务”的新型网络安全保险模式落地。

服务企业“走出去”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业务管理部总经理于晓东表示,公司是我国唯一一家管理总部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企业,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境业务主要涉及中资企业“走出去”业务、跨境健康险、跨境车险、境外旅游保险等。截至2023年11月末,跨境保险业务提供风险保障约3.3万亿元。

据于晓东介绍,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发挥海外直保、再保协同优势,为“走出去”中资企业提供出单及属地保险服务。截至2023年11月末,集团境外机构共计21家,累计承保“一带一路”项目441个,提供风险保障5064亿元,承保海外业务涉及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保一直是服务外贸的主力军。中国信保业务管理部总经理杨明刚介绍,公司2023年全年承保金额首次迈上9000亿美元大关,服务支持的外贸企业数量创下超20万家的历史新高。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推进,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列入五篇大文章之一,更是对高质量养老金融供给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人寿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赵国栋回答上海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预计养老金融业务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保险业在养老产品设计、长期资金管理、养老产业融合上具有独特优势。如何发挥好这些优势,是保险业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关键。

赵国栋表示,养老保险产品兼具财富管理和风险保障功能,具有期限较长、安全稳健的特点,可以较好地契合人民群众的养老金储备需求和风险管理需求;同时,寿险行业形成了较强的跨周期资产管理能力,与养老金长期保值增值的目标高度匹配。

展望未来,赵国栋表示,中国人寿将不断丰富养老产品供给,特别是进一步加大针对新业态、新市民养老需求的产品研发;大力提升老年人风险定价能力,拓展可承保人群;推动风险补偿向风险全链条管理转变,打造“产品—服务—支付”闭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