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随着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渤海人寿去年全年经营业绩也浮出水面。2023年,渤海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5.65亿元,实现净利润为-31亿元。

对于净利润亏损的原因,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称,受经营亏损及二级市场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去年全年公司亏损额较大,投资业绩达成不及预期。

不过,2023年,渤海人寿实现清收回款超6亿元,另有部分风险化解项目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取得重大进展。

投资拖累利润下滑

成立于2014年12月的渤海人寿,是首家总部落户天津自贸区的寿险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30亿元。

寿险业素有“七平八盈”的定律,但渤海人寿成立的前三年均实现了盈利,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盈利0.8亿元、0.7亿元、2.21亿元。近几年,受累于投资收益下滑,净利润也出现亏损。去年,该公司亏损达到31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净利润亏损也是当下中小险企的普遍状况,究其原因,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原副主任、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向本报记者表示,2023年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保险需求。资本市场低迷,利率持续走低也给保险投资收益带来了较大压力。并且,保险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规模经济行业,当行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时,中小公司受到的影响更大。

在李文中看来,中小险企扭亏首先需要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减少那些利润空间狭窄的业务,增加利润空间较大的业务;同时,要加强保险产品的开发设计,利用保险科技手段提升保险产品个性化,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外,通过调整投资方式,优化投资组合,增加多元化投资来改善投资收益,并加强经营管理,控制和降低经营成本。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亦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一是在保险业务方面坚持以价值为导向,深化转型,大力发展长期储蓄型和风险保障型保险业务,持续提升公司业务价值;二是在资金运用方面,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加强投资能力建设,提高投资收益率;三是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合理控制销售费用等各项成本费用,实现降本增效。

记者注意到,渤海人寿在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2023年业务规模和现金流总体保持稳定。截至2023年底,资产总额540.52亿元,较2023年初增加41.23亿元,增长8.26%。

同时,2023年虽受市场波动低迷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多重因素影响,但较2022年投资端综合收益大幅减亏,同时优化了投资资产结构。

不仅如此,2023年,渤海人寿实现清收回款超6亿元,另有部分风险化解项目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取得重大进展。并且,2023年通过完善组织建设,强化员工培训等手段,推进降本增效,进一步筑牢了公司合规发展、稳健运营的底线。

保持业务规模合理增长

偿付能力方面,2023年四季度,渤海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104.80%,较上季度末下降1.65个百分;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8.09%,较上季度末下降18.24 个百分点。

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的原因,渤海人寿方面在报告中解释称,主要因为经营亏损及投资资产市值下降。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则是受股票、基金、债权计划等资产持仓增加等因素影响,最低资本增加幅度高于实际资本。

实际上,在偿二代二期规则的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中小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下滑。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曾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小主体由于资本实力有限,需要在一些具有相对竞争力的细分市场精耕细作。在资产端,促进险企优化资产配置,提升投资能力。全面穿透到底的监管要求促使险资进一步减少非标类资产投资,降低低流动、高资本占用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险企要提升投资能力,动态优化不同资产的配置。

渤海人寿方面在报告中表示:“第四季度,公司根据自评估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下发整改通知及风险提示,并按月跟踪相关部门整改提升方案进展情况,推动偿二代二期监管文件在公司落地应用,逐步提升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渤海人寿最近两次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该公司称主要风险来自于公司治理等方面。

对此,渤海人寿方面表示,2023 年第四季度,公司加强指标监控及分析,根据2023年第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分析风险成因并持续跟踪、推进各项整改要求,持续改善公司风险薄弱环节。

现金流方面,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渤海人寿净现金流为-11.24 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为正流入,保费收入现金流可覆盖经营现金流出,经营性现金流表现良好。但投资性净现金流为负,主要是由公司资金运用产生的相应资金净流出。

对于下一步发展规划,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4年,公司在保持现金流和业务规模稳定的同时,深化业务转型,加快风险化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