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撤後的淨值修復是大概率事件

過去三年風光無限的量化行業,2024年開年遭遇當頭一棒。隨着資金快速從小盤股、微盤股流出,不少量化產品的超額收益快速回撤,有的甚至面臨“負超額”困境。

市場由此傳出“量化已死”的聲音。

事實上,針對量化策略在小盤股、尾盤股過度暴露的問題,早已有量化機構提出預警。例如白鷺資管在2023年11月表示“微盤股存在流動性風險”;而鳴石基金創始人袁宇更是早在2019年論文中闡述了小市值股票的一系列風險。

多數風格相對穩健的量化機構,旗下中性、DMA等產品的收益並未過多受到此輪殺跌波及,部分甚至斬獲了正向收益。

“或許經過此輪危機後,量化機構們不會在微盤股上做過多暴露、選股也不會太集中。”其中一位量化機構管理人表示,回顧歷史,量化基金的回撤併非孤例,大概率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相應地,回撤後的淨值修復亦是大概率事件。

部分量化機構提前控制小微盤股暴露風險

相較於公募,私募機構在這輪危機中的回撤更加嚴重。

以指數增強產品業績表現爲例,通聯數據顯示,2024年1月1日至2月8日,公募300指增、500指增、1000指增、主動增強基金累計平均超額分別爲-0.29%、-0.89%、0.02%、-2.83%;私募300指增、500指增、1000指增、主動增強基金累計平均超額分別爲-3.58%、-9.20%、-6.81%、-5.42%。

從目前公佈的部分託管數據看,市場上量化中性產品春節前的周度虧損整體約爲7個點。

國泰君安總結道,春節前市場經歷了“雪球集中敲入引發基差快速擴大——對沖成本快速增加導致DMA虧損平倉——DMA多頭部分平倉導致小微盤股踩踏——暴露在小微盤的主動增強基金回撤進一步加深回調——資金入場拉昇500ETF、1000ETF導致市值分佈不均的指增超額收益回調”幾個階段:

“資金從小盤股、微盤股流出後,類似於‘抱團股瓦解’對主觀多頭基金的影響,小市值風格的瓦解對‘抱團’的量化基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由於小市值股票流動性更差,因此在下跌過程中其波動更加劇烈,踩踏的情況更爲嚴重。”

針對微盤股風險,白鷺資管早在去年就提出警示。2023年11月,白鷺資管在其官微中表示,微盤股存在流動性風險:“比如在資金積累了一定的倉位之後,集中退出時可能會引起踩踏(類似於2021年左右白馬股抱團行情的崩塌)。而對於微盤股來說,雖然目前裏面的資金量沒有當年抱團下的白馬股那麼大,但它的流動性也遠不如白馬股,所以當泡沫破掉的時候,影響可能也不會更小。”

白鷺資管在微盤股方面採取比較謹慎的態度,其相對於中證500的超額收益,在控制住2000或者1000的指數之後,和微盤股的相關性只有10%左右。“同時,我們也會將微盤股的持倉佔比控制在5%以內。所以綜合來看,我們對微盤股的暴露是非常低的。”

對於小市值和微盤股的估值和風險問題,鳴石基金創始人袁宇2019年在美國核心金融期刊JFE上發表過相關研究結論。

袁宇在論文《Size and value in China》中闡述,中國最小的30%股票(大約1500只),公司估值與本身經營基本面的相關性要遠低於其他70%上市公司,估值會受其他非基本面因素影響,例如,小市值公司估值中會含有併購中的潛在殼價值。因此,構建投資策略和風險模型時,不能把全市場模型自動延展到最小的30%市值的股票上,投資小市值公司需要單獨構建策略,尤其是風險模型。

除了幾家頭部量化機構外,規模較小的吾執投資旗下的中性策略也保持了嚴格風控原則。

公司產品部表示,從2023年4月份迭代以來,公司一直嚴格控制風格及行業敞口暴露,限制行業敞口及風格因子:

“我們各個產品線對微盤股暴露始終極爲有限,微盤股權重長期低於市場平均水平。”

1月份以來,面對市場的極端行情,吾執團隊提早佈局風控措施,同時交易團隊果斷進行人工干預(極端行情下的必要措施),並且降低了整體倉位。除去多頭部分有所控制外,也加強了基差管理,以抵禦基差波動帶來的影響。

它們在2月取得正向收益

控制小微盤股風格暴露的一大弊端在於,當小市值風格較爲強勢時,產品超額收益相對不佳,會引發投資人不滿。

白鷺資管在2023年末坦言:“由於微盤股2023年的強勢,更多地暴露微盤股的確能夠獲取更多的超額,但同時,也要承受微盤股的潛在流動性風險,以及未來行情轉向的風險。”

一位風格穩健的量化私募管理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自家產品控制了小微盤股風險敞口,導致2023年超額收益表現不佳,由此引發了部分投資人贖回。”

盈虧同源,在市場風格轉換的2024年,那些風格過度暴露的管理人只能承受超額大幅回撤的苦楚,而採取穩健策略的量化機構則“守得雲開見月明”。

在年內29家頭部量化私募機構旗下中性代表產品均產生較大回撤的背景下,鳴石基金旗下中性策略今年以來回撤較小,多隻中性產品回撤不到1%,部分產品甚至取得了正收益。

嚴格控制風格及行業敞口暴露的吾執投資,旗下DMA產品也在2月走出了漂亮的反彈曲線。

吾執投資認爲,當後市流動性危機解除後,異常的市場狀態將會逐步修復,雪球出清完成,基差將會恢復常態。根據市場修復的狀態,產品管理將逐步恢復常態化,倉位也逐步恢復正常。

事實上,部分此前急速下挫的量化產品,隨着近幾個交易日市場反彈,淨值也得到了修復。

第一財經記者從渠道端獲取的數據,2月22日明汯股票精選預估上漲4.3%,本週(2.19~2.22)已取得了17%的正向收益,該產品2月整體收益爲正。

國泰君安表示,結合本次量化基金的回撤來看,如果是小盤股下跌導致的淨值回撤,建議等待小盤股反彈後收緊市值敞口,謹防反彈後再次回踩;如果是市值分佈不均引發的alpha回撤,近期超額收益可能會有所反彈,但管理人方面需要重新審視風控模型,收緊市值分佈因子的風險敞口,謹防市值分佈因子由過去認知的alpha變爲未來的smart beta,從而再次引發超額回撤。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