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语文衔接有妙招

小升初过渡没烦恼

名师名片:沈文萃,武昌区珞珈山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曾获语文学科区级优课教学成果奖,参与的毕业命题获得区级语文毕业命题大赛一等奖,多次参与区级、校级展示课、研讨课并获得好评。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考试命题方向相较以往会更加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和评价问题解决结论的素养,简言之,即试卷命题不仅要考查学生是否会解决他人给予的问题,更要考查学生能否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仅要考查学生是否会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更要考查学生能否形成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或方法。当命题方向发生变化时,当阅读与写作占据了语文试卷命题的“半壁江山”时,在初小衔接的当下,我们的语文学习可以怎么做?

■ 学会深度思考

让预习更有效

预习是指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前发起的预先学习活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老师们便会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进行课文预习,并且形成家校合力,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预习习惯。面对初中课文难度的提升,我们更应该做好预习这一步,将预习的侧重点从重视基础转化为对文章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人物情感的把握,以课前的“预习导引”和课后“思考探究”这两部分内容为切入点,运用查找资料、对比梳理等好的学习方法,对文本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与思考。

以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朱自清的《春》为例,现当代不少名家都对“春”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在预习时,我们可以读一读老舍先生的《春风》,读一读周作人和丰子恺笔下的春天,在对比当中体会朱自清笔下春的可爱与独特。

■ 以教材为纲选择书籍

让阅读更有效

虽然中、高考试卷中的阅读命题很少直接涉及教材中的原文,但往往会选择与课文相关联的名作名篇进行考察。初一的语文教材相较于六年级,不仅阅读字数增多,理解难度也有所提升,因此,往往在六年级的课余时间,就要有选择性地涉猎一些书籍,将阅读前置,逐渐提高阅读速度,适应阅读难度,避免被打个“措手不及”。选择什么样的书籍呢?我们可以阅读“名著导读”板块推荐的阅读书目(如七年级上册推荐的《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可以依据课下注释,选择单篇课文的作者相应的作品集,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的出处,尝试先进行简单的古文阅读(如《世说新语》《论语》)。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准备一本能够长期使用的摘抄本,在阅读的同时做好语段的积累,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 关注热点常动笔

让写作更有效

在小学六年级的习作基础上,初一的习作仍旧以记叙文为主,但即便是写记叙文,中学阶段也会更加注重故事背后的思考与内涵。随着年级的提升,我们还会涉及演讲稿、新闻稿、人物传记、说明文等实用文体的写作,而这些文体,并非是在初中学习写作时才第一次见到,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往往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能时常见到它们的身影。

在小升初的过渡阶段,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发现优秀的文本范例,并积极尝试着进行仿写,从模仿开始,逐步提升习作能力,让作文不再成为初中的一大难题。我们可以利用好手中的积累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好的故事立意、好的选材,可以以主题为中心,分类记录下来,在生活中发现的有意思的事情,也可以在积累本上形成随笔,篇幅不用过长,重点要记录自己的独特感受。习作的意义在于表达,在新的命题方向下,我们更需要用文字传递思想,将自己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对于生活的思考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要鼓励孩子们从小学高年级段开始,通过观看新闻联播等方式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时事,逐渐实现从“了解”到“评论”的过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