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出生于1332年,20多岁就追随了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张士诚,又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北伐中原,攻占元大都。此后,他又连年出兵打击北元势力,为明朝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军事上的基础。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比徐达大4岁。《明史》记载,即使在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两人也经常以“布衣兄弟”相称,感情非常好。但是,徐达在53岁就去世了,朱元璋则活到了69岁。

相比朱元璋,徐达的寿命小了13岁。因而在民间,从徐达死后,就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被朱元璋害死的。

明代成化年间的文学家徐祯卿在笔记小说《翦胜野闻》写道,徐达患有背疽,朱元璋让很多医生来治疗,病情好了不少。但有一天,朱元璋突然派人带着食物来到徐达的家中。徐达哭着吃完食物,并让医生赶紧逃跑,不久后就死了。

朱元璋则披头散发、打着赤脚,亲自拿着纸钱,边走边哭,来到徐达的家中,下令逮捕所有的医生,并安抚了徐达的妻子。这篇小说有着明显的暗示,认为是朱元璋毒死了徐达。

再到嘉靖年间,官吏王文禄在史料笔记《龙兴慈记》中写道,徐达患有背疽,医生叮嘱不能吃鹅肉,因为中医认为鹅肉是发物。但是,朱元璋还是将蒸鹅赐给了徐达,后者含泪吃完,结果病发而死。

虽然说是史料笔记,但《龙兴慈记》的内容大多来自王文禄在幼时,母亲给自己讲的明初故事,更像是口口相传的传奇野史。我们知道,嘉靖年间距离明初,已经有150多年的时间了。

后来,有关徐达患有背疽,被蒸鹅或者烧鹅毒死的传闻、野史,包括现在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都来自于《翦胜野闻》和《龙兴慈记》的描述。

不过,《明史》记载,徐达确实患有背疽。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背疽是背部长了头疽,是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在现代,背疽是很容易治疗的疾病。但在古代,因为医疗水平有限,背疽是有很可能导致死亡的。

必须说明的是,鹅肉是十分营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利于背疽的治疗。徐达即使吃了朱元璋送的蒸鹅,或者烧鹅,也不可能因此而亡。除非,朱元璋在鹅肉里下了毒。

曹叔认为,从动机上来说,朱元璋也不可能毒死徐达。第一,徐达是开国功臣,更是朱元璋的儿女亲家,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

第二,在明朝建立后,徐达始终谨小慎微,没有任何的犯罪行为。《明史》记载,徐达每年春天应召出征,到了冬天回到南京,每次都主动上交大将印章。

第三,朱元璋曾经多次试探徐达,证明他没有谋反之心。有一次,朱元璋想将自己吴王时期的旧邸送给徐达,遭到后者的坚决拒绝。不久,朱元璋与徐达一起去旧邸喝酒,把徐达灌醉后,放在正室的床上睡觉。

《明史》写道:“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帝觇之,大悦。乃命有司即旧邸前治甲第,表其坊曰‘大功’。”

翻译成白话文,徐达酒醒后,发现自己在旧邸的床上,大惊失色,立即下床跪地,高喊死罪。此时,朱元璋就在旁边窥视,心里非常开心。他命令有关官员在旧邸前为徐达建造府宅,并在宅前立坊题上“大功”二字。

由此可见,朱元璋确实是怀疑过徐达,但在试探以后,对他是非常放心的。总之,朱元璋没有毒死徐达的动机,徐达也不可能因为吃了烧鹅就病发而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