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开栏的话: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模、崇尚劳动、培育工匠的浓厚氛围,本报开设“劳模风采”专栏,刊发我州全国劳模、省级劳模、州级劳模的先进事迹。今日刊发首篇事迹稿件,敬请关注。

在黔西南山势绵延起伏的苗乡,培育了一只守护苗民健康的“金凤凰”——苗族村医潘凤。她的动人故事,在广袤无垠的苗乡大地上广泛传扬。

“你现在身体怎么样?”安龙县普坪镇鲁沟塘村卫生室里,潘凤正在打电话询问杨忠芬老人。

说起潘凤和杨忠芬老人,有一段动人故事。

2017年10月8日,潘凤刚开门。村卫生室门前,就来了一位老人。她头晕站不起来,用乞求的口吻说:“潘医生,我头晕得很,麻烦你帮我看看,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潘凤看她脸色发青,立即为她把脉问诊。得知她没有吃早餐,就说:“你赶快去吃早餐,吃完早餐回来我再给你看病。”杨忠芬老人走后,潘凤正在处理其他病人。

卖粉女摊贩突然跑过来大声喊:“潘医生,有个人倒在我家摊子面前了,你快去看看!”

潘凤跑过去一看,发现躺在地上的就是刚才到村卫生室来看病的老人。潘凤立即叫丈夫周波把她扶起来,背到村卫生室里,放在病床上平躺。经过检查,初诊为脑梗塞。潘凤火速给她行经刺血舌下含药后,就打县医院120电话求救。

在县医院里,医生给老人做了CT检查,确诊是脑梗塞,要求她住院治疗。此时,老人已经苏醒过来。听了医生的话,忙说:“我没有钱,我不住院,我要回家!”

杨忠芬老人丈夫去世多年,儿子在外地打工,经济极为拮据。

听了医生的话,老人心里害怕,同意接受治疗。她说:“要治疗也可以,不过你们得把我送回到村卫生室去找潘医生,我在那里接受治疗。”

医生觉得费解,问她道:“你怎么不相信县医院?反而相信村医呢?”

后来,亲戚小杨等人就把她送回到村卫生室。

潘凤想,老人家既然都已经回来了,不继续给她治疗,情理上说不过去。拿定主意后,潘凤就给她开药,在她在头上手上扎银针,先后扎了十多根。一个小时后,潘凤给她拔了银针。老人觉得病情好多了,要求回家去。潘凤本想反对,又担心劝阻无效,只好说:“你要回家去可以,但每隔5天,必须到村卫生室来扎一次银针,接受一次治疗。”

“好!”老人家爽快地说。

潘凤想,老人家快60岁了,又患了脑梗,她独自走回家去危险得很,在路途上可能会跌倒。她不放心,就细心地搀扶她上车,亲自开车送她回家去。

“要安心在家服药静养,5天后我开车来接你去治疗。”分手时,潘凤叮嘱她。

5天后,潘凤准时开车来到杨忠芬老人家门前,接她到村卫生室去扎银针,治疗结束后又亲自开车把老人家送回去。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月,老人的病情好转了,生活也能够自理了。

一个多月来,杨忠芬老人在村卫生室医病,一直都是挂账治疗,总共欠了潘凤医药费4000多元。

治疗结束后,潘凤暗自思忖,老人家的病虽然医好了,但如果不继续服药保养,可能还会复发。潘凤与丈夫商量,决定免费给她送药,嘱咐她一定要服药保养。这一送,就送了两年多,药价将近2000元。由于治疗精心保养得当,几年过去了,老人的病没有复发,她对潘凤感激不尽。

治好杨忠芬老人的病后,潘凤美名远扬。许多脑梗患者慕名而来,要求就诊,均被治愈。

潘凤生于安龙县普坪镇戈塘村青杠林苗寨。1995年9月,她考入黔西南州卫校“民族医士专业”。在校三年,她学习刻苦。毕业时,学校从毕业生中推荐3名学生到遵义医学院深造,她被选中。正要去报名时,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和4000元入学费的通知,她被吓退了,只好起身回家。刚走进村寨,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她办完丧事,就到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妇产科免费进修。进修结束后,许多同学都选择留在城里,她义无反顾回到戈塘村,立志要当村医。

1998年,潘凤怀揣村医梦想,与男朋友周波一起回到戈塘村,准备开一家诊所。没有钱,他们就暂租民房来开张。

1999年2月24日,筹备尚未就绪,本村八坎组苗族妇女杨大团的丈夫就急匆匆地跑来,慌慌张张地说:“潘医生,快去救我老婆,她生娃娃胎盘老是落不下来!”听后,刚从卫校毕业的潘凤,从没接过生,觉得出诊风险很大。正当她犹豫不决之时,杨大团丈夫求情说:“潘医生,方圆二三十里地,只有你是学医的,你无论如何要帮助我渡过难关!”

救人要紧,潘凤最终决定出诊。来到杨大团家,见到的景象让她惊呆了!几个妇女扶着杨大团坐在板凳上,一个妇女正在把脐带缠绕在扁担头上,准备往下拉......潘凤大声吼道:“停下,你们这样做,不要命啦?”

她迅速戴上手套,采用在州医院实习时学到的方法,小心翼翼地进行胎盘剥离。精心剥离了一个多小时,胎盘终于脱落下来。

“潘医生,谢谢你啊!”杨大团声音微弱地说。

从杨大团家回来,潘凤继续紧张筹备开办诊所。1999年6月21日,诊所正式开业。

中午,天气炎热无比。潘凤正要摆桌招待来客就餐,一个男子急匆匆地跑来,大声说:“潘医生,快去我家接生,我老婆就要生了!”

“周波,你把来客接待好,我去看看。”说完,潘凤就背起药箱,跟着男子跑出家门。

男子叫湛开友,是安龙县海子乡堡堡村农民。今天上午,他们两口子一起到山上薅苞谷,不一会老婆就觉得肚子疼,眼看就要生娃娃了,湛开友慕名跑去请潘凤到山顶上来接生。当时,又不敢对潘凤讲实话,讲实话担心她不出诊。

来到山顶上,潘凤给湛开友老婆做胎检,发现宫口已经裂开了四五公分,胎位正常,很快就要生了。“这是第几胎?”潘凤问。

“第三胎。”湛开友答。潘凤明白他老婆是经产妇,生孩子可能会顺利,只是要把握好不能出现生命危险。潘凤一边安慰她,一边开导她何时使力何时歇气。一个多小时后,随着“哇”的一声哭啼,孩子出世了,潘凤这才松了一口气。

像这样惊心动魄的事,潘凤经历过不少。

从开始行医到现在,潘凤接生了近千个孩子,为上百个产妇化解了危机,从未出现过闪失。但是,她知道农村妇女在家生孩子风险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问题。所以,她每到一处,都会讲述在家生孩子的弊端,宣传到医院生孩子的好处,动员产妇到医院生孩子。后来,遇到上门要求接生的,她都劝导家属将产妇送去医院。由于她长期宣传动员,苗乡妇女们逐步转变了观念,生孩子渐渐选择到县医院。

天道酬勤,有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潘凤精心守护苗乡民众健康,赢得苗乡亲人赞誉,多次受到上级表彰。2020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22年8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最美医生”称号;2021年2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14年5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第九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2015年4月,被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贵州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1年7月,被中共贵州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在荣誉面前,潘凤没有满足,更没有故步自封,而是以荣誉来鞭策自己,一路上砥砺前行。

潘凤从医至今已经20多年。从租借民房开办简易诊所,到拥有规范的村级卫生室,她先后搬了4次家。每搬迁一次,从医规范化建设就向前迈进一步。每搬迁一次,从医质量品位就跃上一层。每搬迁一次,为苗乡民众提供的医疗服务就晋升一级。她赢得了苗乡民众的尊敬与信任,成了乡亲们心灵深处崇拜的健康守护人。只要她在,苗乡民众就不怕病。可是,当她看到那些当年选择留在城镇创业的同学,大多数已经获得晋升,收入也一直在增长,她觉得多少有些心理不平衡。丈夫周波也多次打算要离开村子,换个地方重新开始。谁知消息刚传出,就有乡邻不约而同地上门来,深情挽留说:“潘医生,你不能走啊!你走后,谁给我们看病呢?”乡亲们的热情挽留,让潘凤一次次打消离开故土行医的念头。后来,她与丈夫周波郑重商议,最终决定不离开苗族村庄,一直守护在故里。

作者:通讯员 黄显旷

栏目:劳模风采

值班总编 刘华朝 编辑 郭连军 校对 姚廷婷 版式 袁万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