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珍藏的红色文物

馆藏的红色票据

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生前用过的佩刀

夏初发向学生讲述军号故事

●全媒体记者 卢素平 宁化记者站 赖全平 张凌波 文/图

34年来,他四处追寻,收藏红色文物3618件;4年间,他筹资1000余万元,建设东方军泉上土堡战役纪念馆:2019年至今,他以馆为家,志愿成为红色讲解员……

他叫夏初发,宁化县泉上镇泉上村村民,一个富有红色情怀的农民。

4月16日,在东方军泉上土堡战役纪念馆,记者见到了今年67岁的夏老。“1933年,东方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滕代远率部从江西石城挺进宁化,指挥攻打泉上土堡,取得入闽首战大捷……”此时,他正声情并茂地为游客讲述曾经的烽火岁月,慷慨激昂的声音穿透了历史烟云。

34年收藏红色文物3618件

夏老收藏红色文物的故事,要从1990年说起。

当年,宁化掀起新农村建设高潮,夏初发组建起一支拆建队,帮助村民拆旧屋建新房,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也在那时,他发现不少人因认知局限,导致红军时期散落乡间的一些实物被遗弃或损坏,心疼不已,便开始搜集红色文物。

此后,他踏着先辈足迹,开始了红色追寻:多次前往延祥阻击战旧址,在战壕里找到16枚锈迹斑斑的子弹壳;请人清理泉上土堡战役遗址附近的茅坑、池塘,从中挖出步枪、土炮;收集红军使用过的刀矛12把,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生前的佩刀已成为东方军泉上土堡战役纪念馆“镇馆之宝”……

大刀、土枪、军号、纸币、徽章……34年来,夏初发跑遍福建、湖南、贵州、山东等20多个省,先后收集红色文物3618件,其中不乏国内孤品。

漫漫红色追寻中,最令夏老震撼的,莫过于2004年拜访江西古玩专家刘春林时,看到的上千把军号!

“我的家乡泉上是名副其实的军号小镇,我也有责任收集红色军号!”感慨之时,夏初发娓娓道来:早在1975年,泉上镇老红军罗广茂就将珍藏41年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捐给宁化县文化馆,后经专家鉴定,那本号谱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有了这份心,几十年来,夏初发走南闯北,共收集军号1500多把,其中13把为红军遗物。

宁化县革命纪念馆珍藏着一张发黄的扩红通知书,也是夏老的收藏品。2014年春,夏初发偶然听说江西赣州有人收藏了一张扩红通知书,便多次前往寻访。“往返赣州不下10趟,为了省钱,经常啃冷馒头,住最便宜的旅店,有时也寄住在村民家。”2016年8月,他终于捧回了“心头好”。

“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为了回收红色文物,他会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夏老的妻子张素英说,老伴的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但对收藏文物却从不吝啬。

正如张素英所言,多年前,夏初发在长汀县逛古玩市场时,发现手抄本《红军后方俱乐部》,惊喜地看到里头竟用毛笔抄录了30多首红色歌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他以5000元的价格回收;清流一家农户拆迁老屋时,拆下两幅写在6块木板上的红军标语,他花费2万元买了回来……

面对老伴的不解,夏老笑言:“红色文物是无价的。”

“红色文物应该到它该去的地方”

一个朴实的农民,为何执着于耗财耗力的红色文物收藏?在与夏初发的交谈中,这个疑问逐渐被解开。

夏老说,三明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他从小听着外婆口中的红色故事长大,上小学时,还经常聆听泉上农学会的红色宣讲。这些红色记忆,就像一粒种子,在他心底生根发芽。

与老红军雷光清结识,坚定了夏初发追寻红色文化的脚步。1996年,夏初发偶然在泉上普光寺救起掉入水沟里的和尚,后来才知他是一名老红军,名叫雷光清,1929年参加革命,在湘江战役负伤后与部队失散,后到此出家。成为忘年交后,夏初发从他身上了解到更多红色历史,被革命先辈的品质深深折服。后来,雷光清患病瘫痪在床,夏初发照顾他至离世。

如果说收藏红色文物是初心使然,那么筹资修建东方军泉上土堡战役纪念馆,则体现出他的拳拳赤子心。

2018年8月,宁化县规划建设东方军泉上土堡战役纪念馆,夏初发先后筹资1000多万元,承担修建工作,一期建设竣工后,他还慷慨捐出珍藏的军号、土枪土炮、红军药箱等3000多件红色文物,展陈在纪念馆。

一枚枚锈迹斑斑的地雷、一幅幅老旧发黄的照片、一把把不再铮亮的大刀……如今,这些静静陈列在纪念馆中的老物件,仿佛都在默默诉说着曾经的峥嵘岁月。

“每件红色文物都应该到它该去的地方!”夏初发说,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纪念馆进行了二期建设,各项功能不断完善,早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这些年,夏初发还把多张红军谷证、路条、票据转让给井冈山革命纪念馆、80多把军号转让给漳州革命纪念馆。

2020年,夏初发将一台红军电台和200把军号转让给宁化县革命纪念馆。“收藏了1500多把军号,现在已向全国多家纪念馆转让400多把,只剩1100多把了。”他说。

也在2020年年底,夏初发成立“古今斋”驿站,推动红色文物入驻宁化客家古玩城,展出300多把军号。

“只有亲眼看到这些文物,才能让大家记住红色历史,更好地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夏初发坦言。

成为红色讲解员志愿者

“每一件红色文物、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鲜活的教材。不少村民观展时看到红军当年用过的器具,激动得老泪纵横。”东方军泉上土堡战役纪念馆免费开放后,夏初发担任纪念馆馆长,也志愿成为这里的一名红色讲解员。

这些年,夏初发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积极寻找与之相关的人物,不断求证研究所藏的红色文物。如今,每件证物的历史背景、留存价值、时代意义,他都如数家珍。得空时,他还拜访各地纪念馆馆长、各级红色文化研究会退休干部,围绕与文物相关的人和事展开讨论,更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

为提高红色讲解感染力,夏初发认真听取和收集游客建议,并在私下里反复练习讲解的语音语调和手势,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讲解模式。眼下,纪念馆成为泉上镇文明实践所活动点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3万多人次。

“他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晚上10点多睡觉,除了接待、讲解、整理文物和打扫卫生,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研究红色历史。”张素英说,“因为熟悉,他从来不用讲解稿。”

馆内展陈的红色文物不仅是夏初发的心血,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当地政府拨付专项资金,助力夏初发管理纪念馆。2020年12月,为方便传承红色文化,夏初发把家搬到了纪念馆,妻子和儿子也成了管理员。今年春节,纪念馆内游客很多,他还把出嫁的女儿唤回来帮忙。

夏初发年近七旬,但他暂时没有退休的打算,还爱上收集红色像章。“今年是长征出发90周年,也是宁化和平解放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游客肯定比往年多。”夏初发说,他和家人已经做好应对游客高峰的准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