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向杲

4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研究扩展投贷联动试点合作银行范围,引导银行持续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和国家重点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多措并举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去年7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与7家银行建立了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此次研究扩展试点范围再次引发市场关注。

需要区分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投贷联动”指的是银行机构采取“股权+债权”的联动方式支持企业融资。而此次投贷联动试点则是面向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信息互动机制,是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两者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虽然一致,但方式有所不同。从投贷联动试点的运作模式看,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投资在线平台后,平台将民间投资项目、国家重大项目信息共享至银行,引导银行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银行则将项目贷款、建设进度等数据共享至平台,助力投资主管部门及时掌握项目融资和建设实施情况。

在笔者看来,当下,研究扩展投贷联动试点范围有多重积极意义。

其一,有利于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向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消费、投资、净出口分别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9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有效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而投贷联动有利于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有效投资。通常而言,融资成本、融资可得性等变量是民营企业等投资主体决定是否投资的重要变量,投贷联动平台将投资主体、审批事项等信息共享至银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提升了银行放贷速度,降低了银行信息获取成本,促进了民间投资。

其二,有利于化解银行“不敢贷”的顾虑,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对银行而言,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各类主体的信用风险相对较高,而投贷联动平台中的一些项目经过了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信息更为透明,有利于银行机构做出合理的信贷决策。与此同时,在商业银行的实际放贷过程中,找到符合风险资本回报率要求的贷款项目并不容易,而投贷联动则降低了商业银行寻找客户的难度,解决了银行在放款、审批过程中的部分痛点和难点。

其三,有利于化解银行资产荒,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通道。近年来,在利率持续下行,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净息差收窄以及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银行“合意”信贷资产相对减少,而投贷联动的出现,为银行“筛选”了一批信贷投放标的,部分化解了信贷投放难点,疏通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堵点。

当然,在肯定投贷联动试点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要保证该机制后续运转良好,并发挥应有作用,关键要做好三点:一是,要最大限度确保平台的投资项目与融资活动的信息准确性、丰富度,真正降低信息不对称;二是,对参与的银行来说,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升融资效率,扩大信贷覆盖面;三是,投贷联动平台要与金融监管部门实现政策协调,努力加强政策合力。

近年来,在畅通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方面,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密集出台了多类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相信,用好投贷联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向好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