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钢成功申报“南京市高品质新能源汽车用钢工程研究中心”

比亚迪“急单”,7天这样交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安琪 通讯员杨景成

4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6.3万辆和88.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1%和35.3%。中国新能源汽车“一路疾驰”,新能源汽车用钢作为车辆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该“赛道”可谓异常火爆。如何跟上时代节奏,快速适应新需求新趋势?梅钢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

时间拨回到2023年9月28日,中秋国庆放假的前一天。当天下午5:30,一通紧急电话打断了大家出行的脚步。比亚迪的底盘大梁供货出现问题,“10月份有660吨B750L的酸洗大梁钢合同,要求7天内交货,梅钢能否接下这个任务?”梅钢酸洗汽车钢产销研团队没有片刻迟疑,“接!必须接!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接!”

梅钢厚规格酸洗产线上,工作人员正在远程关注汽车用钢生产情况。 通讯员 雷东升 摄

接到电话还不到3小时,一场包括产、销、研以及用户在内的多方视频会议开始了,对用户零件加工工艺和前期使用其他钢厂材料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沟通,并倒排交货时间节点。

梅钢制造管理部产品工艺室产品设计高级主任工程师王慧娟是团队成员之一,她告诉记者,用户需求识别是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新能源汽车有着高强度化、轻量化的要求,加工工艺的不同,对材料的稳定性、厚度精度等要求也有所不同。这一次,梅钢产品设计人员一致认为常规的B750L设计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大家立即讨论并制定了产品设计方案,终于在夜里11:30完成了产品的质量设计。

产品设计还只是第一关。按照新试产品“试制—小批量—批量”的供货策略,10月6日第一批4个酸洗卷生产完成,工作人员连夜完成材料的各项性能评估,将最终材料发往用户,再次创造了“梅钢速度”。

后续,制造管理部汽车用钢服务室高级主任工程师殷胜协同营销人员,前往比亚迪跟踪验证材料的使用情况。3天的时间内,他们辗转于武汉和郑州两个生产基地。说起这一段经历,殷胜紧张地皱了皱眉,“当时压力很大,既自信又忐忑。自信于梅钢的产品质量,忐忑于用户零件的复杂加工成型对材料的严苛要求。最终,我们成功了!”本次成功保供后,梅钢人的高效协同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又实现了3000吨/月的订单拓展。

为比亚迪稳定供货,是梅钢产销研一体化实体运行的生动写照。2014年起,梅钢从“单兵作战”向“团队作战”转变,由研发、制造、炼钢、热轧、冷轧、生产计划等工序的产品负责人组成7个团队开展工作。“新能源汽车用钢的很多订单都要求当月交付,我们时刻准备着。经过多年磨合,团队具备较强的向心力。不光是设计上更精准,整个生产链条上每个环节都在追求技术进步,共同作用,找到那个最佳平衡点。”殷胜说。

2023年,梅钢以“新能源汽车用钢领域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重点,成功申报“南京市高品质新能源汽车用钢工程研究中心”。王慧娟向记者介绍,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用钢上,梅钢着力从三“高”去创新:一是高强度要求产品,开发一系列高强减薄材料,以满足汽车轻量化的市场需求;二是高性能要求产品,能够应对复杂加工以及装备升级要求;三是高厚度精度产品,实现发动机齿毂材料的“自力更生”。

“在高扩孔性能汽车结构用钢上,我们成功开发了新一代60—80公斤级高扩孔产品,成功应用于理想、比亚迪、吉利等新能源汽车底盘。”近年来,梅钢先后成功开发车辆卷簧酸洗用钢、新能源汽车制动管用镀铜镍基板、改装车用高强钢、高扩孔性能汽车结构用钢等新产品。

梅钢生产线也在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目前已突破高厚度精度产品±60微米的控制能力,为国内传统热连轧机的最高水平。王慧娟说,今年10月左右将对热轧1780产线进行改造,“届时,针对高强钢的版型问题会有革命性的突破。”在做好新能源汽车用钢这篇文章上,梅钢怀揣初心、阔步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