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像一条游龙,东西横跨一万多里,雄踞在北方辽阔的草原和千万亩耕地之间。虽然早已变成历史的文化遗迹,但它是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象征,历朝历代沿用了两千多年。到了清朝康熙的时候,长城终于废弃了。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要废除长城呢?

当秦始皇吞并六国,席卷天下的时候,他的宿敌匈奴正在纵横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早在战国时期,匈奴铁骑不断掠夺内地,地处北方的赵、燕、秦深受其害,于是便修筑长城以自卫。

秦统一天下后,以三国古长城连为一体,西至临洮,东至辽东,修筑了一万余里的土石防御工程。其主观意图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但长城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军事用途。

长城之外,从西北,经过北方,到东北的西部,简称“三北”,是万里辽阔的草原,被游牧民族占据。长城的建立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离,于是在古人的认识中形成了“内外”这一新的政治地理概念。正如《后汉书》所说:“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秦朝修建的长城,就像自然界的山川河流一样,是国内外民族和文化的分界线。从此,历代官方乃至民间所指的“内外”,都以长城为界。

后汉书(中华国学文库·全4册)

京东月销量1000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

¥165.2

购买

长城的建立,逐渐引起了人们对“中国”概念认识的巨大变化。早在西周时期就使用了“中国”这一名称,但它与中国的当代的名称完全不同。西周的“中国”是指西周王室居住在各部落、各诸侯的中心地区,即以天下为中心的国家,推而广之,所有沿袭周朝礼法的诸侯国统称为“中国”,其中既包括血缘亲属,也包括不同地区不相关的政治文化统一,但最根本的内涵仍以文化异同来区分。

秦与六国合并,废分封制,设郡。整个国家被统一在中央政府之下,不论地域和文化的异同,所有的郡县都在“中国”的版图之内。长城的出现,改写了中国旧有的政治地理和国家疆域概念,将所辖北方领土推到了长城脚下,意味着秦朝的中国突破了以往狭小的范围,疆域空前扩大,人们对中国的认识也逐渐扩大。

《汉书•西域传》中写道:“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这段话形象地概括了长城建成后人们对“中国”的新认识。“界中国”是指长城是“中国的边界”,是指中华民族与长城以外游牧、渔猎民族地区的分界线,而不是国界。

历代修长城,但“大一统”受阻。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中国“大一统”的崭新局面,是商周以来划时代的大变革。“大一统”是指以一统为最大的政治主张,最初是儒家的主张。

孔子写《春秋》,意在尊纣王,反对民族分裂,维护一个政权,一个统治者统治全国,这就是“大一统”的本义。秦修建长城时,把“大一统”延伸到了长城脚下。

汉代以后的历代王朝能否突破秦朝的局限,发展壮大塞外“大一统”,取决于塞外“三北”地区的游牧民族能否真正统一。历代王朝所谓的“外患”“边患”几乎无一例外都出自这里,在二十四史中留下了无数的记载。

秦朝到清初的两千年间,生活在“三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非常活跃,匈奴、乌桓、鲜卑、史、羌、党项、回纥、高句丽、突厥、蒙古、契丹、女真、满洲等,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频繁地进攻中央王朝。因此,历代王朝继承秦制,反复修筑长城,以作为国家安全的保障。

比较历朝历代长城的修建规模,明朝无疑是最大的。从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修建山海关开始,长城在明朝持续修建了250多年,直到崇祯皇帝去世。工程之浩大,建筑之完整,长城之长,都是中国历史上之最。

历代修长城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边患”,也无法阻止游牧民族的铁骑,反而严重阻碍了国家“大一统”的进一步发展。让“三北”少数民族远离长城,并不能真正行使国家管辖权,只是定期朝贡,实际上只是维持表面上的团结。当中央王朝衰弱,或者某个游牧民族变得强大,原来松散的政治隶属关系就会被打破,冲突或战争就不可避免。

清朝以前,“三北”的民族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大一统”一直徘徊在长城一线。

表面上看,清朝以前各朝代国家的“大一统”被长城阻隔,实际上是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制约了人们的思维。这种从“内中国外夷狄”之分到“天下一家”的打破,始于清朝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登基时,除台湾省外,中国大陆再次统一。台湾省纳入版图,清朝统一全国就完成了。清朝的“大一统”能否巩固,尤其是能否进一步发展,取决于“三北”游牧民族的走向和清朝采取的政策,如何看待长城是另一个关键。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三北”之一的东北从此稳定。二十九年,以噶尔丹为首的准噶尔分裂势力公开发动战争,入侵内外,蒙古,直接威胁京师。

康熙皇帝毅然决然地御驾亲征,很快就挡住了噶尔丹的攻势。次年,康熙帝率诸王、贝勒、大臣到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聚集内外,蒙古“会盟”,为外,蒙古的喀尔喀蒙古诸部落划定边界、制定法律、编盟旗,使之归清朝管辖,从而实现了北方乃至西北地区的空前统一。蒙古问题被宣布解决。

就在这次“会盟”后,有大臣看到长城年久失修,建议拨款修缮。康熙皇帝继承了皇太极和顺治皇帝提出的“满汉一家”的民族思想,进而发展为“视中外为一家”的“大一统”思想。他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融合,于是否定了修建长城的建议,说了一句影响深远的话: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法养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养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也”(《清圣祖实录》)

康熙皇帝总结历代修筑长城的历史教训,悟出了一个治国的大道理:长城再坚固,也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唯有“养好”人民,让人民幸福,才是治国的根本,边境才会稳固,安全,这就是“众志成城”的意义。

康熙帝在决定弃长城的时候,实际上拆除了隔离广大汉人和“三北”少数民族的路墙,不再有内外之分,很快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康熙帝废除土石工程长城,倡导建设“众志成城”的思想长城,是“大一统”理论的划时代突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