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张存龙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中医医院

笔者临证诊疗脾胃疾患时发现,诸多的脾胃疾患源于相邻脏腑的“失和”,临床最常见的失和为肝胃不和、脾胃不和、肝脾不和、胆胃不和、胆脾不和、胃肠不和、肝肠不和七种情况。调和法属于中医治病八法之一。《素问·运气》最早提出的“从其气则和,逆其气则病”即强调了人体气机调和的重要性。临证时重视相邻脏腑“失和”的病因,采取“调和法”处理肝胃、脾胃、肝脾、胃肠、胆胃、胆脾、肝肠之间的失和状态,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列举验案7则如下。

肝胃不和案

王某,女,52岁,2020年3月13日就诊。患者因家庭琐事引发闷闷不乐3个月余。刻下:右上腹胀痛时作,心情郁闷不乐,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口干,纳食无味,舌质淡白,苔薄黄,两关脉弦。

诊断:肝胃不和,肝强胃弱。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9g,白芍9g,枳壳9g,炙甘草6g,香附9g,川芎9g,陈皮6g,山药(麸炒)18g,白术9g,鸡内金15g,酸枣仁10g。5剂,水煎服。

3月19日二诊:患者服药后第2天右上腹胀痛症状未再发作,诸症皆有所减轻,仅有口干症状,舌苔薄黄略燥,脉稍弦。守上方减枳壳,加沙参10g,7剂。随访告愈。

按 柴胡疏肝散出自《医学统旨》,全方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行气、和血止痛之功。该患者病发于所愿不遂,肝郁日久犯及胃腑,从而出现肝强胃弱以致胃脘痛。治疗时在柴胡疏肝散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的基础上,配合麸炒山药、白术、鸡内金健胃消导之品扶助胃腑,在疏肝的同时增强胃腑功能,因此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脾胃不和案

刘某,女,36岁,2022年4月18日初诊。患者平素脾胃功能虚弱,稍进食生冷不洁食物即可出现胃痛并腹泻。刻下: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头晕乏力,手足不温,纳差,口干,大便干结,舌淡,脉细弱。

诊断:脾胃不和,脾虚胃弱。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术9g,炙甘草6g,大黄炭9g,鸡内金15g,延胡索12g。5剂,水煎服。

4月25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胃痛、纳差、腹泻症状消失,头晕、乏力症状好转。遵效不更方原则,继续守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随访告愈。

按 患者禀赋不耐,长期脾气不升,胃气不降,由于脾胃不和,导致气血乏源,故出现面色萎黄、头晕乏力以及胃痛隐隐等一派虚弱之象,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原方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下陷诸证。方中以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配以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明代医家杜文燮《药鉴》曰:“升麻能令清气从右而上达,柴胡能令清气从左而上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另加大黄炭降浊通便、鸡内金运化消食。全方共奏和调脾胃、升清降浊之功。

肝脾不和案

张某,男,32岁,2024年2月3日初诊。自述腹痛、大便溏稀3年余,稍进生冷食物则出现胃脘及脐周痛,舌苔薄白,脉弦缓。

诊断:肝脾不和,肝强脾弱。

方用逍遥散合痛泻要方加减:白术12g,茯苓9g,白芍12g,陈皮6g,防风9g,当归9g,柴胡9g,炮姜9g,山药(炒黄)18g。7剂,水煎服。

2月12日二诊:患者服药并忌生冷后,每日晨起大便一次,胃脘痛、腹痛症状消失,嘱守原方继进10剂,巩固疗效。随访告愈。

按 逍遥散合痛泻要方化裁调和肝脾疗效显著。临床具体应用时,宗明代医家吴崑“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于实,脾责之于虚”的见解。根据肝郁脾虚的偏盛情况增损原方用量,脾虚偏重时加大白术、茯苓用量,肝郁偏重时加大白芍、当归用量。该患者土虚木乘,脾受肝制,升降失常,故出现痛泻症状,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归芍养血柔肝;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急;加炮姜、炒山药温健脾阳,诸药相配,则肝木得泻,脾土得补,痛止泻安。

胆胃不和案

李某,女,52岁,2023年10月3日就诊。患者苦于胆汁返流性胃炎5年余。刻下:右上腹胀痛,口苦,纳差,稍进油腻食物则吐,失眠,舌苔薄黄,脉弦数。

诊断:胆胃不和。

方用柴胡温胆汤加减:柴胡18g,山栀子12g,半夏10g,茯苓10g,炙甘草6g,枳实6g,竹茹9g,陈皮6g,生姜6g,鸡内金15g,延胡索15g。5剂,水煎服。

10月10日二诊:患者服药后右上腹胀痛、口苦、纳差症状均有所减轻,胃逆呕吐未见发作,舌苔浮黄,脉弦细。守原方将生姜增至10g,7剂,水煎服。

10月18日三诊:患者服药后右上腹胀痛、口苦、纳差症状消失,舌苔薄白,脉和缓,守上方稍作化裁以巩固善后。

按 柴胡温胆汤为温胆汤加柴胡、山栀子、鸡内金、延胡索的复方,全方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功效。方中柴胡疏肝利胆,山栀子清热利胆,生姜、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热化痰,枳实、陈皮行气理气导滞,茯苓健脾利湿,鸡内金运脾消食,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全方共奏健胃利胆之功。患者苦于胆汁返流性胃炎5年之久,稍进油腻食物则吐出苦味食物,说明患者胆腑不畅,胆胃不和,胃腑不降,胆气亦随之上逆,柴胡温胆汤能健胃利胆,故能速愈。

胃肠不和案

鲜某,男,50岁,2024年4月12日初诊。患者每进食约2小时后,出现嗳腐酸臭症状,旋即肠鸣、腹泻,大便夹杂完谷,上腹胀痛与腹泻黏液便间歇性发作2年余。舌淡,舌苔黄白相间,脉细弱。

诊断:胃肠不和。

方用自拟健胃宁肠汤加减:党参10g,干姜10g,白术10g,炙甘草6g,砂仁6g,鸡内金15g,防风9g,升麻6g,黄连(炒)3g。5剂,水煎服。

3月9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胃脘、脐周疼痛明显缓解,大便中混杂之原形残留物减少。舌淡,苔白,舌根薄黄,脉象和缓。嘱守原方继进10剂善后,随访告愈。

按 患者胃腑虚弱,统摄无权,食物在中焦胃脘停滞时间减少,水谷运化代谢失常。胃肠失和,故出现疼痛及完谷不化的症状,故用党参、白术健胃调中,干姜、炙甘草甘温和中,加砂仁理气降逆,防风配合白术缓胃肠之急,鸡内金健胃消食,升麻升胃肠之清气,黄连厚肠清热,全方共奏健胃宁肠之功。

胆脾不和案

李某,男,68岁,2023年12月6日初诊。患者有胆囊结石5年病史,患者于就诊前3小时突发上腹部持续性绞痛,伴口苦、恶心,墨菲氏征(+),脉洪大,舌苔黄燥。血清淀粉酶:938u/l↑。

诊断:胆脾不和。

急投大柴胡汤颗粒:柴胡24g,半夏12g,黄芩12g,生姜9g,大枣15g,大黄9g,枳实12g,白芍12g,芒硝6g。1剂,分2次冲服。患者服药20分钟后,泻出水样便约300ml,腹痛立止。嘱其控制饮食,继续服用余药,随时观察。

12月7日二诊:患者腹痛症状未见发作,右上腹胀满不适,口干口苦,舌苔薄黄,复查血清淀粉酶:80u/l。投柴胡利胆和胃剂增损调理月余。

按 大柴胡汤为《伤寒论》治疗少阳病兼阳明里证而设,邪在少阳胆经不解,侵入太阴脾经,故见上腹剧痛并呕吐不止、口苦、恶心、脉洪大、舌苔黄燥等阳明胃经与太阴脾经症状。若单从少阳胆经和解,则太阴脾经之邪难去,故用大柴胡汤和解利胆与通下并行,从胆源阻断则阳明、太阴之邪自除。二诊时阳明、太阴脾邪已去,故从源头入手,用柴胡利胆和胃剂调理。方中柴胡、黄芩合用和解少阳胆经之郁,除少阳之邪;大黄、枳实泻阳明胃经之热结,芍药缓急止痛,与大黄、枳实相伍疗腹中剧痛;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姜、枣配芳香苍术入太阴脾经燥湿醒脾。

肝肠不和案

周某,男,40岁,2024年1月12日初诊。患者长期从事贩运行业,生活作息不规律。刻下:两胁胀痛,腹痛、腹泻间歇性发作,每日大便3~5次。

诊断:肝肠不和。

方用连梅汤加减:黄连6g,乌梅10g,白芍18g,沙参10g,茯苓18g,白术12g,黄芩9g,葛根18g,山楂12g,麦芽24g,炮姜9g,煨豆蔻12g,炙甘草6g。5剂,水煎服。

1月17日二诊:患者腹痛明显减轻,大便减为每日1次,守原方化裁,7剂。随访告愈。

按 肝体失养则肠腑不利,湿热内生。治宜调肝理肠,导滞和中。方中黄连清热燥湿,乌梅、白芍酸甘柔肝养阴,沙参、白术、茯苓甘淡化源,黄芩清肠腑郁滞之湿热,葛根升脾胃之清阳,麦芽疏肝运肠,山楂行瘀导滞,炮姜温开疏导肠腑。全方疏补兼施,刚柔相济,使肝气条达,腑气冲和,升清降浊,则泄泻自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