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育的主阵地,肩负着为产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工学结合,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的“朋友圈”,通过教学、实训的有机融合增强技能人才培养针对性实效性。

突出专业设置。要聚焦“需”字,真正摸清当地产业现状、人才缺口,针对性优化本地技工院校学科布局,以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行业急需为导向按批次精选校企合作专业,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要聚焦“新”字,鼓励引导职业院校做好对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的投入,政校企共建行业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等,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方向与产业发展趋势的契合度。

突出实战训练。成熟的技能人才离不开充分的实践锻炼。因此,各地在推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把“沉浸式”锻炼和“实景化”教学作为重要一环,建立一批技能人才孵化基地、生产实训车间和配套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引入行业标准生产线,真正实现“学院即工厂”“教室即车间”。同时,要积极拓展“顶岗实习”等实战历练渠道,比如与合作企业设立定向培养“订单班”,学生入校就可接受与企业生产标准一致的专业知识学习、技术培养和帮带实习,根据技能成熟度高低适时安排到不同生产岗位实战提升,让生产前沿成为鲜活的课堂。

突出师资建设。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应同步关注教学师资队伍的“扩容提质”,确保教学软实力和设施硬保障形成有效合力。一方面,要积极吸纳一线实操人才,邀请合作企业选派有多年行业经验的一线人员常态化到校进行专业授课,与优秀学生结对成“师徒”,打好“理论+实践”的教学组合拳。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搭建在校教师与生产一线交流平台,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到企业一线历练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