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博士把您的野猪给捅死了,就用了一刀!”公元前150年4月16日,汉景帝正陪着薄太皇太后闲聊,内侍跌跌撞撞、面色惨白地跑来禀告了这个消息!那个捅死野猪的生猛博士,名叫辕固,两个时辰前,他也在这个宫殿里,坐在薄太后的下首,陪太后聊天……辕固是齐国人,知识非常渊博,尤其是对《诗经》的研究很有造诣,才名闻于天下,为世人所称道,因此在汉景帝时被任命为博士。辕固学问好,口才好,脾气却特别倔强,争辩起来经常把人怼得无话可说!但汉景帝喜欢他的耿直,经常维护他。可这一次辕固碰了个硬钉子,就连汉景帝都无法保他了,因为他怼的人是薄太后!

薄太皇太后好黄老之说,尤其喜欢《老子》。她把辕固请到宫中问道:“先生觉得这本书如何?”辕固向来不喜欢黄老之说,张口道:“这只不过是普通人平平无奇的言论而已。”景帝时,是汉朝的黄老之说达到顶峰的年代,儒家之学虽然兴起,却远不能够与其抗衡。这两种学说正处于激烈的碰撞交锋当中。薄太皇太后听了大怒:“是啊是啊,它怎么比得上把人当犯人一样管制儒家呢!”边上打盹的景帝发现大事不好,赶紧给辕固使眼色,可辕固的二杆子劲犯了,谁也劝不住:“不如就是不如,哪怕你是太后也不行!”薄太皇太后气得面色发青,颤抖着说:“你如此牙尖嘴利,有本事你去把野猪咬死吧!来人,请博士去兽圈!辕固一听,脸刷地一下就白了,后悔不已,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子!那头野猪是上个月清河王献给太后的,毛色乌黑发亮犹如钢针,獠牙足有半尺长。野猪发起狂来,连老虎都要退避三舍,素有“一猪二熊三老虎”之说。并且这头野猪正处在发情期,性格暴躁,只怕是要命丧野猪之口了。可他嘴还是很硬:“感谢太皇太后的赏赐!”然后直奔兽圈去了!汉景帝赶紧跟出去,让内侍火速跑回书房,把自己的精铁宝剑取来。他含着泪花说:“博士啊博士,我只能帮你到这了!你要是死了,我把猪杀了为你陪葬!”来到兽圈,那头野猪正在拱墙壁上的泥,四处奔走,哼哼乱叫,足有三百多斤的身躯让人望而生畏!辕固打开栅栏就跳了进去!内侍们都不忍心看,用袖子盖住了脸!

那野猪早把猪圈当成他的领地,一看有人进来,头一低,嗷嗷嗷就冲了上来!说时迟、那时快,辕固持剑在手,轻轻一闪,手中宝剑刺出,正中那畜生心口!然后抽出宝剑,猛然后撤,背后紧贴着墙壁,与野猪拉开了距离!野猪“嗷”地一声哀嚎,猛地冲辕固撞来,还没等冲到他跟前,轰然倒地……站在圈外的内侍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时候,薄太后的气也消了,听说辕固把野猪给捅死了,惊得目瞪口呆:“看不出来啊,这个辕固真是够狠的!”便赦免了他的罪行。辕固博士勇斗野猪的故事,被写在了史书中。其实在汉时,正是国人崇尚勇武的年代,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可没有现在这么弱不禁风。我们翻开《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就会发现,汉朝的读书人,既有辕固这样深藏不露的博士,又有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班超,还有远赴边陲、凿穿西域的张骞!那时候的读书人,身上流淌着沸腾的血液,是真正的汉家男儿!汉朝凭什么敢于喊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口号?就是因为汉朝的底色就是不畏强敌、勇于战斗!

在《史记》《资治通鉴》中,象这样的仁人志士数不胜数,匹夫虽小,却能血溅五步;强敌环伺,我自横刀向天笑!这才是真正的华夏精神啊!即便是在儒家学说盛行之后,华夏依旧涌现出无数勇烈激昂、无惧无畏的英雄。他们胸怀天下、家国情怀,小则行侠仗义、大则济世卫国、边陲建功、青史留名!我们在阅读《史记》《资治通鉴》时,不仅仅要在其中汲取世间顶间智者的无双智慧,更要从中感受到无数华夏英杰的浩然之气!这种精神比什么权谋手段都要宝贵!权谋是术,这种永不屈服的精神却是“道”一般的存在!没有这种精神,就不会有成功可言。许多成功的人物读史,不仅仅是为了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和智慧,更是在他们的言行事迹间寻找信仰、感受伟大。辕固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迎合薄太后对自己有好处,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主张,唯学问是从!纵使即刻身死也不屈服!我们可以说辕固不识时务,可谁也无法否定他的胆量、执着。事实上,如果辕固一味迎合薄太后,太后未必会看得起他!更幸运的是,他碰到了景帝这样的开明君主,不仅保全了性命,更被拜为清河王刘承的太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