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每日商报

杭州市东园小学 郑思雨

“这次单元练习哦,小Z还是大面积空白。”数学老师无奈地摇头。

“老师,您能不能换位同学辅导小Z呢?我尽力了,可他就是不动笔。”课代表对我表达着他的不易。

“小Z!你能不能快点儿!”体育委员催促还在收拾的小Z。

两年来,小Z凭借自己做事极慢的特点,为大家留下了小蜗牛的形象。

三年级时,学校要举行年级跳长绳比赛。按照课堂情况,体育老师将练习较好的学生名单发给我。当小Z的名字跃入眼帘时,我不禁产生了怀疑:真的吗?我将信将疑地把名单上的学生带去体育场,进行长绳比赛的练习。出乎意料的是,作为一个小胖子,小Z居然脚步轻盈、体态灵动!

然而,小Z的高光时刻那么短暂。面对作业,小Z仍是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我让他收拾好书包,和我一起去体育场。

“为什么每次写作业,都不愿意动笔呢?”

“小时候骑自行车,不小心磕破了头。所以我不如别人聪明,不如别人速度快。”

“可你却比别的同学先学会了跳长绳呀!你看,那些同学眼中的尖子生没被选上,都羡慕你能代表班级参赛呢!”

此时小Z的眼睛,与我多了几分互动,他试探性地看了看我,悠悠说道:“妈妈也说我不行,觉得妹妹比我更听话,更能干。”

此话一出,我意识到,小Z的问题更有家庭及心理层面的因素。通过家访,我与小Z的妈妈聊了许多,更多的是从接纳儿子、不要对比的角度,探讨彼此对小Z的用语及评价。班级中,我对小Z的催促也变成“长绳学得比别人快,相信你作业也可以很快很好!”小Z比之前多了些干劲与伶俐。偶尔的慢与懈怠,只要一个眼神、一个鼓励,又能让他迅速挺直腰板,奋笔疾书。

随着二胎的普及三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多孩时代。父母平时可能会无意识地将兄弟姐妹放在一起对比,其实一些学习新事物、新技能较慢的孩子,更需要大人从学习之外的角度多观察,多发现身上的闪光点。在多孩教育中,家长们如何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和需求,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需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去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