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今天,上海拥有咖啡馆的数量,已经远超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整体来看,上海似乎不缺创新创业的“第三空间”,但与硅巷、东区科技城、比特谷等相比,上海关键区域的“咖啡密度”,以及“第三空间”对创新创业的刺激作用仍存在一定差距。

以张江为例,从张江中心点出发,半径三五公里范围内的配套尚可,但一旦出了这个范围,就很难找到一家像样的店。许多张江人请客吃饭,依然选择驱车20分钟前往世纪公园、商城路一带。

某餐饮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张江开餐饮店,只能做一半的生意。咖啡馆、餐馆、酒吧受制于园区夜里没人,晚上的生意很难做起来。

宝山一家产业园区也遇到了类似问题。招商负责人有些发愁地说:“园区内的咖啡馆开是开着,但人气未达到预期。”企业落户的步伐放缓,周边又没有足够多的消费群体,区域“年轻力”难以增长。

问题的根源在于产城融合做得还不够好。产城融合不是简单地在一个区域里既建设园区,又建设住房,再引进几家咖啡馆。融合的本质是让在此地工作的人,也能以更低的成本居住在本地。

上海交大一个课题组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的用工成本低于长三角地区。后者产与城割裂程度较高,员工通勤带来的压力更显著;而珠三角的产业区和城市功能区、居住区的连接更紧密,“第三空间”发挥作用的空间也更大。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不少创业者袒露心声:企业留人难,难在没办法许给员工有预期、可预见的未来。员工需要的,是更便利的、性价比更高的衣食住行全要素配置。一旦要素配置齐全了,人的成本下来了,企业的成本也下来了,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也就高了。

而在那些交通便捷、生活配套服务丰富的地方,如中心城区的大学路、上海硅巷,“第三空间”虽能满足人们的时尚需求,但对创新创业的催化作用仍不够显著,各主体成员发生“化学反应”的频率还不够稳定,也不够高。

从这个角度看,“学院咖啡”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比起街头咖啡馆的“纯随机”,学院咖啡的区别在于预设了大体的方向,由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邀请高校、企业、双创者、投资人等各方相关人士,消弭信息和资源不对称的问题。鲍勇剑认为,该模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咖啡馆作为“第三空间”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但仍然保留了审美性,在当前阶段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如果整个街区都已充盈创新创业的氛围,各方人士随时能在任何一家咖啡馆里开启一场创新碰撞的对话,那确实不需要刻意举办学院咖啡活动。”鲍勇剑说,“但现在,它能起到有益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在大学路这个创新街区种下模因,让大家习惯于‘喝咖啡、谈创新’。等大学路达到甚至超越巴黎左岸的水平时,学院咖啡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