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朱辉

上世纪80年代末,我被分配到一家企业工作。走上社会后的第一年甚感孤独,旧同学渐渐失联,同事之间还不太熟。记得某次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人如果有5个好朋友,社交就算很成功了。我想了想,上学时曾经有过,毕业后却都流失了。

英国学者曼努埃拉·巴雷托说:“与人们认为的相反,孤独感不是老年人独有的烦恼。事实上,年轻人孤独感更强烈。”一晃如今我已经开始步入老年,对此深以为然。相比国外年轻人,中国青年对于孤独更为恐惧。因为常言道“朋友多了路好走”,在人情化社会里,你是“社恐”还是“社牛”?似乎与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怎样才能多交朋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喜欢阅读演讲口才类文章,都以为能说会道就能朋友遍天下。这一代年轻人如今都已经成了中老年人,现在他们喜欢看的朋友圈文章,往往强调“你有多少可被人利用的价值,决定了你会有多少朋友。”可见已经自我否定了曾经的交友观,知道满嘴跑火车是没什么用处的。

我岳父曾是周围人眼中的“社牛”,他不仅能说会道,还很注重交友的“绩效”。在他眼里,我是“社恐”,平日里没什么交际活动。而且我不多的几个朋友,还都是无用之人,对于我“路好走”没什么帮助。

“交朋友就要交比自己强的人,这样才能提携自己……”岳父常常教导我。他的社会交往很多,每个月红白喜事随份子都是很大一笔开支,靠着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他认识了好几位有实力的“朋友”,倒是也有些“绩效”。退休后去“朋友”开的公司打工,直到快70岁了才彻底休息。然而最后一盘算,存折上的余额却并没有增长多少。拿“补差”挣的钱用于和富人礼尚往来都不够,还搭进去一部分退休金。

彻底退休后的岳父,身边渐渐一个朋友都没有了,好口才一个月都没机会施展一次。只有偶尔上我们家串门,才能过过嘴瘾,云山雾罩胡侃一番。与之相比,原本“社恐”的我却不缺朋友了,20年以上友龄的老朋友不止5个,彼此常有往来。于是想到了古语云:“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之所以我的朋友越来越多,是因为走上社会后,所交朋友绝大部分没有流失,而且友情历久弥坚。

回想年轻时对于自己社交能力的焦虑,还是源于搞错了朋友的定义,潜意识里有着和岳父一样的功利想法。随着事业无成,渐渐“自暴自弃”,不再刻意结交帮自己“走路”的拐杖朋友。因此心平气和呈现出自然本真的状态,便一路结识了一个又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

早年的“社牛”岳父,如今想找个人下棋、聊天都难;而“社恐”了大半辈子的我,晚年开始有点像“社牛”了。这种逆转,生活中常常能看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