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在大浪淘沙的激战中,今年湖州传统制造业沿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之路持续前行——

蜕变中的向新之道

深化技改投资变换新赛道

主动出击扬帆海外市场

数字化转型提升质效

强化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

利润总额增速同比增长12.8%,这是一季度全市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交出的一张成绩单。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对于传统制造业依然占据主体的湖州而言,这个成绩实属不易。

当前的工业体系中,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是一项需要经历时间洗礼方能见成效的长期工程。传统认知下,只有慢工才能出细活、出好活,可随着经济形势的瞬息万变,留给传统制造业蜕变的时间日趋紧张。

这几年,我市始终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为导向,以“转理念、转产品、转生产、转市场、转管理”为路径,完成着众多产业的洗礼和蜕变。记者日前走访多家企业和相关部门,探寻蝶变密码、向新之道。

文/图 记者 邵鼎

角力高端局 挖掘附加值

“欧洲的一批新订单马上要签了,各条生产线的产能要精准对标数据表,质量和效率要双向推进。”记者日前走进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总经理龙方胜正在紧抓5月份的生产进度。

凭借每年超4000万元的研发投入,企业每年都可以产生上千款的新产品,这也是决胜市场的利器。今年一季度美欣达印染订单直线上升,产值同比增长17.02%。

“近些年我们以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为目标,将回收棉、再生涤纶等回收材质面料,生物基尼龙、生物基弹性涤纶等生物基材质,环保粘胶、二醋酸、莱赛尔等环保可降解纤维素纤维结合,着力研发系列绿色产品。”龙方胜说。

唯有进入高端局,老树才能发新芽。

包括印染行业在内,事实上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想靠低附加值的同质化产品占领市场早已成为过去。在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引导企业精修“内功”,在产品上下功夫,是我市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

“在政策上,我们支持座椅、童装、丝绸等快消品迭代创新定制化、个性化、时尚化、品质化的新产品,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引领新的消费热点。”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

而从数据上看,这种正向引导也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一季度全市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研发费用增速同比增长12.6%,随着新产品、新工艺推陈出新,传统产业追求高附加值产品的理念正逐步实现。

在纤维密度板这个传统行业中摸爬滚打几十年的浙江丽象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胜伟,今年干了一件大事,他以高于市场均价3%的价格,对外销售企业的新产品。看似违反市场规律的行为,却收获了一季度销售增长30%的业绩。

“一个晚上我就签出了500万元的订单。”吕胜伟略显兴奋地告诉记者,敢于提价的底气就在于产品品质。与一般的纤维密度板生产企业不同,丽象木业近几年每年都进行技术升级,在工艺、设备、品质上对产品进行大幅度升级,特别是随着院士工作站的建立,使得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产品层出不穷。

“传统产业转型的核心在于创新,我市一方面鼓励企业建设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同时以本地特色传统产业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两转化’升级版,持续培育省级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

借力数字化 精修内家功

数字化是传统制造业蝶变绕不开的一道命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也促使更多企业投入其中。

这其中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助推众多传统制造业转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纺织是我市的特色传统产业之一,今年一季度纺织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数字化带来的成效。以童装产业为例,近几年我市以织里童装为小切口,依托童装产业大脑、童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共享制造平台、版权服务工作站等公共平台,提供“上云上平台”产品目录,通过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点带面带动更多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

而在市级层面,我市全面落实国家、省和市关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决策部署,以拔高均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为重点,大力实施“四提升两攻坚”六大行动,全面夯实新型工业化基本底盘。这其中推进智能改造提升行动便是重要一环。

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走在全省前列的核心要求,湖州持续迭代实施未来工厂攀峰计划、“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行动计划,引领深化数实融合发展,全面落实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加快推进标杆企业智能制造提升、重点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产业大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根据《2023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我市“产业数字化”评价得分为114.8分,列全省第2位。

作为建设工业互联网的受益企业之一,诺力集团如今已逐步发展为能够同时提供物料搬运设备、智能立体仓库、智能输送分拣系统、AGV系统、供应链综合管理软件以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公司。企业负责人表示,借助平台支持,如今数字化工厂运营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达到95%,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与MES间的数据自动传输率达到100%,投产后生产效率提高63%,运营成本降低39%。

今年我市还将全力推进工业机器人、数控装备、传感装备、监测装备、物流装备等新技术和工业控制软件应用,遴选一批标杆示范企业,提升传统行业生产制造水平,力争全年推进500项重点技改,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2000台。

“目前我们正在深入推进长兴纺织、吴兴童装、安吉椅业等国家级、省级试点区县建设,确定并改造一批试点企业,打造样本企业35家以上,实现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提质扩面。”市经信局负责人说。

竞逐新跑道 抢占新份额

求变之路,不进则退。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更是如此。与新兴产业极具市场吸引力的优势不同,众多传统产业的市场拓展往往需要另辟蹊径。

位于安吉经济开发区的安吉龙威家具有限公司近段时间海外订单增长迅速,企业总裁办主任陈卫军告诉记者,源于海外电商平台的拓展,企业的多款转椅产品火爆欧美市场,目前订单已排到了8月份。

“绿色家居是个传统产业,国内市场日趋饱和,我们也在销售渠道上做了一些尝试,开拓海外电商平台就是重要的一步。”陈卫军告诉记者,一开始海外市场的需求点我们也在摸索,但是走出的第一步确实至关重要。

随着定制化水平和设计能力的全面升级,如今越来越多的欧美客户开始与龙威合作,眼下企业的产品已进入23个国家,今年一季度产值更是同比增长80%。目前龙威投资1.8亿元打造的新项目一期工程将于7月投产,届时产能的提升又将推动新市场的开拓。

无独有偶,我市的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如今也在“网红”的道路上越走越顺。随着企业新零售中心持续深耕国内各大电商线上平台,企业去年累计向专卖店派单赋能超11万单,同比增长超50%。

“传统制造业在销售渠道上必须有新思维。”兔宝宝相关负责人说,企业在去年“315”“618”“品牌节”“双十一”“跨年大促”五大节点,全年多次开展不同场次、不同类型、不同品类的融合营销活动,积极推动经销商向线上线下联动模式转型升级,有效实现品牌破圈势能。

今年兔宝宝还迈出了新零售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联合全国专卖店共同构建“1+N”新零售运营矩阵,积极布局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体系,目标是带领全国专卖店借助直播和短视频等线上平台,开启全新的销售模式。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打通多元化营销渠道,今年我市将积极推动行业协会作用发挥,引领行业内企业抱团出海,参加各类国内外知名展会,并在线上开展平台团购、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畅通传统产品出口销售渠道。同时引导企业通过跨境电商、设立海外仓、品牌出海等方式,打造基地在海外、营销在全球、总部在湖州的本土企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