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中,社融规模减少1987亿元,这一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从另一角度看,这种“挤水分”的社融,实际是市场的自我净化,有助于去除短期投机行为,迎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新增社融出现负增长的原因存在“技术性”。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大幅减少和政府债券融资的负增长是两个主要因素。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历来波动较大,且受到季节性和行业特点的影响,其变化不能完全反映整体经济趋势。而政府债券融资的负增长则与今年的特殊性因素有关,如去年增发国债的支出、专项债结余以及特别国债转移资金等。

然而,这种下滑并非完全消极。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对前期信贷冲量和资金套利行为的一种纠偏。在货币政策宽松的背景下,部分资金可能流向了短期投机领域,而非实体经济。这种投机行为虽然短期内能带来一定收益,但长期来看并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社会融资规模总体仍保持平稳增长。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3%,依然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这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未减弱。

社融与广义货币(M2)往往被视为“硬币的两面”。作为硬币的另一面,M2增速放缓也与“挤水分”息息相关。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大对资金空转套利、银行手工补息等行为的规范,挤出部分虚增的存贷款水分。但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且短期内“挤水分”的效应也使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实、效率更高。

对于“增速放缓”要减少执念。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经提示,要科学认识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转变片面追求规模的传统思维,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这意味着未来信贷社融有可能少增,但这也是一种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过程。

存量盘活带来的融资增速下行未必不是好事,这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让信贷回归市场真实需求,从而维护银行息差水平,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在当前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并用的货币政策框架下,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指标虽然是衡量金融支持情况的一个重要观察角度,但随着直接融资的加快发展和金融深化,衡量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指标也可能结合形势变化相应调整优化。

当然,除去“技术性”因素。实体融资需求也有待进一步激活。这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手”宽松的呵护,从增加供给更多转向提升消费需求,着力发挥政策合力,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持续释放经济内生潜力。

未来,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债加快发行,也将对社融增速形成有效支撑。同时,总量货币政策工具存在宽松的空间,降准对冲政府债券发行存在可能性。

从近期外贸增长和物价水平稳步回升等宏观数据来看,经济的回升向好态势已有迹可循,部分金融数据回落并不代表经济走向。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北京商报评论员 岳品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