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范强 郭维维

阳春五月,花草芬芳。在永修县九合乡杨柳村长滩组的小广场旁,清澈见底的水流缓缓流淌,村民们三五成群漫步在岸边步道,道路两旁的花草郁郁葱葱,天空不时飞过一群美丽的候鸟,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秀美画卷跃然纸上。而这只是九合乡人大以实际行动助力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持续助力生态环境改善,九合乡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运用“代表+”模式,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围绕“水清、田绿、鸟欢”的生态目标,积极履职尽责,彰显使命担当。

“代表+监督”助力水清宜居。“我家后面就像是一个臭水沟,附近人家污水都排到这,夏天以后蚊虫成群,窗户都不敢打开。”乡人大代表在接待选民时,有群众向人大代表反映,村内水沟浑浊发臭,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代表们主动作为,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相关情况,并及时向乡政府提交了《关于推动全乡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建议》。在九合乡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经全体人大代表票决,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被列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项目实施后,通过代表们持续监督,九合乡已在全乡11个村建立了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全面提高了污水集中处理率,实现渠道、山塘水体清洁无黑臭,岸绿水清景色美,极大的提升了村民居住的幸福感。

“代表+活动”助力田绿宜业。九合乡是一个农业大乡,传统农业“施大肥、多收谷”的种植方式深深根植在农户思想之中,不仅提升了种植成本,残留的化肥农药还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九合乡人大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联合乡农水办,通过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宣传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和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庭院,以示范点现场宣讲、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宣传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通过推广运用先进的施肥技术,使用新型肥料产品和采用高效的施肥机械,来实现化肥的减量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农户降本增效获丰收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人大代表和志愿者还积极开展田间水沟遗弃农药瓶清理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提升村民对废弃农药瓶污染环境的危害认识,引导群众主动将废弃农药瓶带到回收点处理。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生态环保意识,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宜业乡村提供了有力支撑。

“代表+普法”助力候鸟保护。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九合乡毗邻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到九合乡的田间来觅食。为更好地保护候鸟,九合乡人大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江西候鸟保护条例》普法活动。代表们主动走街入户,向群众宣传候鸟保护,不断提升全社会爱护鸟类意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让爱鸟、护鸟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为解决“人鸟争食”现状,代表们多次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关于将候鸟啄食损失纳入稻谷保险的建议》《关于扩大‘候鸟食堂’补助面积的建议》。2023年,九合乡共开设“候鸟食堂”440余亩,发放政策补助37万余元,为鸟类的觅食提供了生存空间,共同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家园。

修水河畔十里秀,稻香景美九合新。下一步,九合乡人大将持续发挥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法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助力保障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为绘就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贡献代表力量。

审签:郑少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