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5月9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单位主办,天士力、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暨第四届中医药国际发展大会”在天津市举办。会上,亚太痛风联盟联合主席、青岛大学代谢病研究院院长李长贵分享说,防治痛风要“管住嘴、多喝水”,减少高嘌呤食物和酒精的摄入。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出现的前因之一。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现状,李长贵介绍说:“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就诊率较低,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医生和患者未及时发现这一疾病并意识到其危害性。痛风的就诊率虽然较高,但国内外整体痛风治疗的效果仍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防治痛风要“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减减肥、止疼痛、降尿酸”,那么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应如何做好饮食管理呢?

李长贵认为,痛风等代谢病与“吃”密切相关。建议公众从“吃饱”到“吃好”过程中,要注意饮食结构,减少摄入包括部分水产品(海蛎子、金枪鱼、带鱼等)及动物内脏等在内的高嘌呤动物性食物,可适量摄入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此外,各类酒类也属于高嘌呤食物,建议痛风患者少饮酒。

李长贵说,痛风患者降尿酸应该要少量多次喝水,建议尽量不喝纯净水,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喝矿泉水、小分子水等;减少碳酸饮料和果汁的摄入,保障每日喝水2000毫升及以上。日常排尿量增多者,饮水量应增加到2500毫升左右。若处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可适当增加饮水量到每日3000毫升。

除了“管住嘴和多喝水”,李长贵也建议有痛风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要主动关注自己的体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突然剧烈运动或者受凉,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大量饮酒,同时规律饮食、作息和运动,以预防痛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