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电气股权争夺战又有新进展。继近期石家庄国资持续增持之后,海信方面再次出招。5月13日晚,科林电气(603050)发布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海信网能计划以33元/股的价格收购科林电气20%股份,收购目的直指取得科林电气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如若收购成功,科林电气将成为海信旗下第五家上市公司。

三股东隔空角力

据上述公告,此次要约收购为海信网能向除自身以外科林电气全体股东的非限售流通股发出的部分要约,要约收购股份数量约4541.88万股,占科林电气总股本的20%,要约收购价格为33元/股。此举,海信网能将斥资14.99亿元。

海信网能公司总经理史文伯表示,本次收购科林电气是基于集团产业发展战略,海信布局新型电网、新能源是一项重大长远决策,这也是海信集团整体战略规划重要组成内容。海信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已久,自研的功率器件、功率模块技术是电力电子行业的基础部件、核心部件。

史文伯说,5月10日,海信取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批复文件后,第一时间作出主动要约收购科林电气股份的决定。本次要约收购完全符合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通过本次要约收购,海信的直接持股比例将接近35%,拥有的表决权比例将接近45%,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即被认定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因此海信将取得科林电气的控制权。”史文伯表示。

同时,本次要约收购之后,不会终止科林电气的上市地位,按目前的股权结构,海信要约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的公众股东比例不会低于25%。

目前,科林电气控制权有三股力量。除了海信网能,还有科林电气董事长张成锁及其一致行动人、石家庄国投集团。多方竞相增持,也推高科林电气股价。截至5月14日收盘,科林电气报收31.56元/股。

此次海信网能举牌令科林电气管理层和其他股东坐不住。张成锁、邱士勇、董彩宏、王永四人共同签署了协议书,形成一致行动关系,在公司的决策过程中保持一致行动,合计持有科林电气股份总数的17.31%。

家电企业频频加码新能源

除了海信外,TCL、美的、格力等家电龙头企业在新能源赛道上继续加码投资布局。对此,高工储能董事长张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家电企业来说,一方面是家电市场的成长性有限,另一方面是中国要达到“双碳”目标,从光伏发电到储能都大有可为。

根据奥维云网(AVC)的数据,2022年中国家电市场(不含3C)零售额规模7081亿元,同比下滑7.4%;2023年中国家电市场(不含3C)零售额达到8498亿元,同比仅微增3.6%。

相比之下,光伏在内的新能源领域的增长简直是气势如虹。以光伏为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在装机规模方面,国内新增装机首次突破200GW,全球占比历史性超过50%。此外,国内累计装机已接近610GW,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首次超越火电。2023年国内光伏制造业产值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1%。

去年5月,美的集团正式控股科陆电子22.79%。今年4月,美的集团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自动化、数字化、低碳可持续园区及智慧物流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2月29日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济南)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暨展览会上,TCL以拟真沙盘的形式,全面展示了风光储全覆盖业务场景及产品形式,涵盖分布式屋顶光伏、光伏车棚、渔(农)光互补、漂浮电站、BIPV、分布式风电、光储一体化等多种场景及形式。近日,TCL再出手,成立了由TCL旗下宁波昇合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大理毅光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编辑:杨虹    责编:吴忠兰,蒋艳    审核:冯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