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阳日报

对话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清玉—

惠农富农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粮食安全

全年粮食面积保持1900万亩以上;全市生猪饲养量稳定在1500万头以上,实现肉蛋奶产量148万吨以上

和美乡村

实施“六大提升行动”,高质量打造500个左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00个左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乡村振兴

争创中药材、稻米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3个以上;新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500家以上,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以上

本报记者 杨万里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年是我市“农业强市”建设的深化之年,也是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持续突破之年,南阳作为农业大市,将如何推动“农业强市”建设,让农业生产“底盘”更稳,产业发展“底蕴”更厚,强村富民“底气”更足,把乡村振兴“规划图”变成“实景图”?日前,记者专访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清玉。

周清玉表示,将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总思路,全年实现粮食总产140亿斤以上,生猪饲养量稳定在1500万头以上,肉蛋奶产量148万吨以上,力争绿色食品产业链产值达到1700亿元,农机装备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达55亿元。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记者: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方面,市农业农村局采取了哪些有效举措,实现粮食安全稳定、畜牧强势发展、特色产业优势明显?

周清玉:抢抓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机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模式,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推广“吨粮田”“吨半田”集成技术,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配套融合发展,全年粮食面积保持1900万亩以上;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打造邓州杂交小麦育种创新基地,唐河、方城省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打造全国第一生猪养殖大市,保持全省养牛第一市的领先地位,全市生猪饲养量稳定在1500万头以上,实现肉蛋奶产量148万吨以上。

重点发展花、药、果、菌、茶“五大特色产业”,果菌茶规模分别保持在60万亩、5亿袋、25万亩,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打造全国特色农业发展强市。

打造和美乡村新样板

记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和美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的共同期盼。在乡村建设方面,市农业农村局重点从哪些方面发力,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品质获得提升?

周清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尊重农民意愿、立足资源禀赋、注重乡土味道,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制定出台我市实施意见,充分发挥1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15个示范乡镇、159个示范村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和美乡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实施乡村规划、基础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村治理“六大提升行动”,高质量打造500个左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00个左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同时围绕发掘农业、农村多种功能,每个县市区创建3至6条“千万工程”和美乡村精品线路,引领乡村面貌全面提升提质。

乡村振兴路上阔步行

记者:农业产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巩固脱贫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请您谈谈市农业农村局是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引擎,有效推进乡村实现振兴?

周清玉:我们聚力推动三产融合,紧抓“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着力强龙头、延链条、创品牌、聚集群,支持334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争创10家省级、新认定20家市级龙头企业;争创中药材、稻米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3个以上;推进农业与林牧渔业融合、农业与加工流通融合、农业与文旅融合、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农业全产业链融合等融合模式。

聚力科技改革双轮驱动,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积极申报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土地流转合理价格引导机制,稳步推进“小田并大田”改革,集中建设一批万亩方、五万亩方、十万亩方。持续开展家庭农场、合作社提升和示范创建活动,新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500家以上,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以上。②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