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每日商报

商报讯(记者 苗露)5月13日,财政部国库司召集国债承销团成员举行动员会,对外释放信号:超长期特别国债即将启动发行。当天,财政部办公厅对外发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下文简称“《发行安排》”)的通知,明确了后续国债发行计划。

《发行安排》明确,2024年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三类期限,分别是20年、30年、50年。从发行频次来看,30年期特别国债规模预计最多,其次是20年期,最后是50年期。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在5月17日(本周五)发行,为30年期;年内最后一批定于11月15日发行,为30年期,也就是11月中旬前完成今年全部特别国债发行工作。

《发行安排》显示,2024年一般国债的期限有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30年、50年。其中1至10年期一般国债的发行均匀地分布在每个月,从1月到12月每个月都有一次发行计划。一般国债中的“超长期”排期相对较少,30年期年内只有5次发行计划,分别安排在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12月份(与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错开);50年期年内只有1次发行计划,定在3月份。

事实上,超长期特别国债并非第一次发行。我国最早在1998年向国有四大行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主要是为了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等问题。最近一次是2020年,当年发行100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那么,一般老百姓能买吗?这要看发行方式,如果是面向公众公开发行,就可以购买;如果是定向发行,就不能购买了。目前,后续工作还在安排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