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婴幼儿要警惕腺病毒肺炎

医生提醒,孩子感染腺病毒后高烧超过3天,咳嗽加重,建议到医院拍片诊断

本报讯(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锋 陈苹)近日有外地媒体报道,近期不少孩子感染腺病毒,高烧近40℃,只能靠自愈。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了解到,近半年来我市居民腺病毒感染偶有发生,以散发为主。腺病毒感染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高烧,无特效药,轻症者多休息多补水一般能自愈;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要警惕腺病毒肺炎,如果确诊肺炎,要及时住院处理,避免发展成重症。

感染腺病毒后没有特效药

厦门市儿童医院(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呼吸科朱其国副主任医师介绍,腺病毒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眼部、泌尿道等多系统多脏器感染,常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飞沫、粪口传播等。人群对腺病毒普遍易感,4岁以下儿童占感染病例的80%以上。

“感染腺病毒后没有特效药,有些患儿反复高烧3-7天,可达到40℃,因此家长容易焦虑。”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陆妹主任医师建议,孩子感染腺病毒后,主要是补充液体,合理使用退烧药,配合物理降温措施。考虑到高烧消耗比较大,要鼓励孩子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太多干硬食物。

朱其国提醒,孩子感染腺病毒后高烧超过3天,咳嗽加重,建议到医院拍片初步诊断是否有肺炎。如果诊断为肺炎,且病情仍在进展,应及时住院处理,避免发展成重症。腺病毒肺炎多见于6个月-5岁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幼儿。“儿童病毒性重症肺炎里面最厉害的就是腺病毒肺炎,可能遗留肺部损伤,导致孩子长期咳喘。”

5岁以上孩子感染腺病毒后发展成肺炎的相对较少,更多的是表现为扁桃体炎,扁桃体产生分泌物,而且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往往升高,因此容易和细菌性扁桃体炎混淆,错用抗菌药。咽拭子核酸检测有助于确诊是否为腺病毒感染。

门诊患儿流感较多见

最近各大医院发热患儿就诊数仍居高不下。流感病毒、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均有发生,其中门诊患儿流感较多见。

陆妹表示,流感可防可治,建议每年接种新的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及重症发生率;流感有特效药,比如奥司他韦,最好发病48小时内给药。部分孩子服用奥司他韦容易呕吐,建议家长给孩子服用容易下咽的剂型,如颗粒剂、水剂等;喂药时尽量让药物接触舌根部位,少接触舌尖味蕾丰富部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