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樊登做客山东大学“青年书友会”分享书中的“答案”

减少对人生“确定性”的过分追求

樊登做客山东大学“青年书友会”通讯员刘怡康摄

5月14日,“帆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樊登做客山东大学育人品牌活动“青年书友会”,带来一场题为“答案在书里”的讲座,与大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他鼓励大学生减少对“确定性”的追求,探索人生多种可能,不要怕“浪费”时间,多读书体会快乐。

认真地做一件“无趣”的事也会“有趣”

“什么答案在书里?”讲座伊始,樊登就“点题”本次主题,他认为,“什么答案都在书里,只要你愿意读书学习,都能找到对你有帮助的东西。”他说,读书不一定是最完美的学习方式,但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

樊登向在座青年推荐了一本名为《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的书,他从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讲到当今的技术变革,证明了很多颠覆性的创造,是源于偶然的因素而非“计划”好的。“如果能活在体验当中,活在兴趣当中,活在不断地探索当中,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他鼓励青年,减少对人生“确定性”的过分追求,而要有热情,让所做的事情成为“真爱”,且能够做得跟别人不一样。

樊登以自己的创业经历为例,他每周讲一本书,11年来从未断更,一步步坚持到今天,此时的他已经和11年前的他以及周围的很多人不一样了,“可替代性决定你的价值”。他说,很多年轻人的焦虑和彷徨,源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总希望更早地“看到”未来的自己,这样反而会把自己看“小”,只要敢想敢做,有可能创造更大的成就。

他说,很多年轻人做事的难点在于觉得做什么事都“没意思”,无法全身心投入。人们所熟知的成功人士,都是勤勤恳恳地做一件他们喜欢的事。“不要试图搬运别人的方法,追求‘捷径’,寻求‘赛道’,而要相信功不唐捐。人生一定是自己一本书一本书读出来的、一件事一件事做出来的。”樊登说,当你觉得一件事情无趣,可能不是因为这件事本身,而是因为做事的方法。“如果做事不认真,任何事都‘无趣’;如果你认真地做一件‘无趣’的事,都会发现它的‘有趣’。比如煎鸡蛋,如果你认真地煎一个鸡蛋,观察它的变化,也会煎出‘感觉’。”

做正向积累偶尔“浪费”一下时间也不要紧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一名学生问道,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持续并有效的阅读习惯?樊登说,不必追求读“最好”的书或“有用”的书,只要有兴趣、只要是你不知道的内容,都可以去读。要追求经常能体会到读书带来的快乐,读完后也不必“批评”自己读了也记不住、不会用,哪怕读完一本书能记住一句话也可以,只要开心地去读书就好。

一名大学生表示,自己在2022年企业实习时见证过樊登的一次访谈,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樊登所说的“与不确定性共舞”,回到学校后,她也围绕这个命题做了很多探索。“站在人生一次又一次选择的路口,我们如何尝试去思考,作出可能不是最好、但是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

“忘记这个问题。”樊登幽默的回答引来现场观众阵阵笑声,他解释道,重要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后的行动。他说,人生无法“复盘”,没有“最优解”,不能证明你的每次选择“正确”与否,“你只需要提升个人素质,去做选择就好。”樊登说,既然选择了,就好好干,努力做到最好,那时你会发现,自己能干的事越来越多。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一名学生说道,自己对阅读和文学有浓厚兴趣,也想尝试“跨界”,但迟迟未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当他问道是什么动力鼓舞樊登大胆进行生涯突破时,樊登向他推荐了《终身成长》这本书。“历史、哲学、文学等等,都是学习的工具,不要受专业所限,专业是没有‘门槛’的,任何一个工具都可能产生交叉的效果。”他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踏踏实实读书钻研,只要能开心地探索,每天做正向积累,偶尔“浪费”一下时间也不要紧,你以为的“浪费”说不定就是成功的开始。

据了解,本次“青春书友会”是山东大学建设书香校园的举措之一,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读书软件和图书馆,多途径获取读书资源。经前期调研,樊登是青年学生最感兴趣的读书“大V”,基于此,学校邀请樊登与大学生展开了关于读书的深入交流。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曹莫)

相关文章